适合七年级以上的女生参加的一天的科技活动

Dare 2b Digital 2011

A Conference on Careers for Young Women using Computing Technologies

Addressing the Gender Gap in Careers in Computer Science!

 The 2nd Annual Dare 2B Digital (D2BD) Conference on Careers for Young Women using Computing Technologies will take place on Saturday, February 12, 2011, 9:00 – 3:30 pm at the Computer History Museum in Mountain View, California.

http://www.dare2bdigitalconference.com/


感谢我家领导—2horse

想要感谢一下发起人。让我们从平时的琐碎忙碌之中停一下,心中有了感动,就会多了点满足。
—————————————————————————————————————————-
在我家说不上谁是领导,这次就当是老公。也好让我好好想想他的丰功伟绩,感动一下.
 
*感激在美国工作近二十年的你从没间隙过,是好也是不好。不好的是从没休息过,但感激视工作如命的你为这个家撑起一片天。
 
*感激你虽然本是个很喜欢国内热闹的人接受了我不可海归的要求,坚守全家在一起的努力。
 
*感激家里有个handy man随时可以差遣,修修补补,方便极了。
 
*感谢你对不善收拾整理的我堆出的东西熟视无睹,我们相安无事。
 
*感谢脾气良好的你包容了我的抱怨和叽叽喳喳。让我在婚姻讲座里听到老师的发问:在你们羡慕别人家老公对老婆如何好时(像Echo家掌柜的2次买Iphone),你有没有想到你自己的老公从没把你和别人老婆比较。不由地自动对号入座,心服口服地接受要把自己提升到能达到全部地容纳对方的最高境界。
 
*感谢你自己设计的家如此地实用和赏心悦目,成为全家大小的骄傲。盖好后第一年,小孩子们都主动要在自己家办生日party也想必事出有因吧。
 
*感谢你总是随和地接受我安排的全家大小日常活动,让我的成就感总是得到极大的满足。
 
*感谢虽然不能花很多精力在孩子身上的你是我和他们之间很好的润滑剂,让自我感觉在小孩事情上劳苦功高的我也需要你随时在我和孩子间起个张弛作用。
 
感谢你我走过的这十多年,让我明白了《执子之手,白头偕老》是因为爱,是因为最初的承诺,即简单,又永恒。

 


应和奶茶的“感恩”一文

这是我几乎半年前写的,但自责一下:一直不能坚持每天在平平常常,忙忙碌碌的生活中找出几分钟来回顾一下值得高兴的事或那一刹那。  

==========================================================================================================

时间在飞逝而去,俩小孩在慢慢长大,我却一直被同一问题而困扰:怎样教这些在蜜缸里长大的孩子学会感恩。

 

也许是由于他们俩都挺袦于言语, 平时除了抱怨的话,很少说出感激的心思。 我觉得这样非但不利于积极地与人相处,而且还会让他们对事情,他人形成负面的审视角度。总是抱怨的人,不仅时常处于不开心的状态,而且会在处理问题时也只能看到消极面。

 

相反的,即使是同一件事,有感恩的心会让人处于满足,快乐的心态。 就像有人举例的:如果有人开车了很久,终于疲倦地到达目的地时,普通的人会讲:这一路这么长,开得累死了。 而基督徒多半会讲:感谢上帝,我们终于平安地到达了。这两种心态会截然不同地影响人们的心情和情绪,以及与他人的相处方式。

 

最近我提倡他俩每天想出5句表扬人的话,至少这样可以启发他们改换一下看问题的视角,学习和欣赏美好感人的事情,细节和人。

 

第一次开始的那天,弟弟讲了一大串,像是:谢谢妈妈给我们food, 后来就把同一件事扯出不同的分支:Thank you for the house, Thank you for getting the window, the roof….

 

姐姐却是惜字如金,Thank you mom for everything!

 

弟弟在一旁挑剔地建议着:你要好好说谢谢什么。

 

渐渐地,姐姐也渐入佳境:感谢的内容也渐渐地丰富,有时还略微出乎我的预料,没想到一件短暂的,平时不常见的事,也让姐姐放入心里,并有了触动。 有天在一个停车场,一位八十多岁模样的老人在驾驶椅子下费劲地触摸,努力想找出他那串钥匙。 我让姐姐过去帮忙,很快地她就找出了钥匙。 老人颤巍地站起来,向我们致谢:You have saved my life。 看到他那青筋暴起的双手和略有脏迹的衣服,心里不禁涌起对孤独老人的同情之情。也许是老人的话让儿女感到做好事的快乐,让她那晚说: Thank to the gentleman for saying “You have saved my life”, it makes me feel proud。我和她讲起为什么中国人特别讲“尊老爱幼”,老年人和儿童是最无助的,她联想到在国内的1岁多的小表妹。 

 

还是那期望: 趁现在小孩子还小,还来得及,多对孩子的品性,个性给予引导。

 


这周末带小孩坐轻轨火车,再看舞蹈——宜儿宜女

这里的小孩子坐过轻轨火车和公共汽车的还不是很多,少了在大城市里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的体会。主要原因是路线和车次都不太方便。

在周末里,可以带他们坐坐轻轨火车,体会一下这类交通方式,了解一下社区。

Event 叫:Dance in Transit Festival to Grace VTA and Downtown San Jose
=============================================================

San Jose, Calif. – A great form of entertainment will grace Downtown
San Jose and Santa Clara Valley Transportation Authority (VTA) Light
Rail on the weekend of September 18th and 19th.  The Dance in Transit
Festival will celebrate dance culture and showcase emerging South Bay
dance artists during the outdoor, two-day festival.

Spectators can enjoy a 90-minute, modern dance concert spread out
through various locations along VTA Light Rail all for the price of a
VTA transit pass.  Festival goers can park in any of VTA’s park and
ride lots, purchase an 8-Hour Light Rail Excursion Pass and ride light
rail to any downtown station (Paseo de San Antonio, St. James and the
Convention Center Stations) to enjoy the performances.  Here’s how it
works:
 

The guided light rail tours will begin at San Carlos Street, between
Market & Almaden in front of the Civic Auditorium, departing every
hour from 11 a.m. to 4 p.m. on both Saturday and Sunday.  Stops will
be made along the light rail line for spectators to deboard and watch
dance groups perform for approximately 15 minutes until the next train
arrives.
 

The Creators, recent San Jose State graduates Natalie Quilici and
Claire Alexander, have been working to bring free dance to public
spaces for the past year.  “The event will bring people to downtown
San Jose while promoting the use of public transportation,” Quilici
explains.  “It allows people who wouldn’t normally get to experience
modern dance do so for the cost of a light rail ticket.”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Dance in Transit Festival, go to www.vta.org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Dance in Transit Festival, go to www.vta.org
or visit http://www.danceintransit.com/.


大娃小娃开学第一天

   
家长们盼望已久的开学第一天终于来到了。 我是一大早就坐办公室了,送孩子的事是老爸的。
老爸打电话说上二年级的儿子去了教室,老师让大家把挂在教室外的书包里的文具放在桌上。儿子就笑眯眯地一趟一趟地拿,而不是一次性地就把所有的拿进来。那还是在正式上课前。家长可以在教室内外逗留,看到孩子的开学第一天的激动模样。
刚上初中的女儿也是同一天去开学,她是自己骑车去一同学家会合再一起去。 在这之前,上周她已经练习过好几次骑车去学校。 她的朋友们都是或走或骑车去。 周末碰到一位同学的家长,我想确定是不是都不要家长送,他转过身,拿这些女孩开玩笑:unless you want to be embarrassed to be hold hands by parents.
想想看时间飞逝,女儿上一年级时,她一同学的妈妈打来电话,告诉还在家的我:她送完她女儿上学都激动地哭了。再看看现在7年级的她们已不再是能再牵上小手上学的娃了。
现在快8岁的儿子还时不时地递上他小手,让我牵着。那就把握住这很快飞逝的时光吧!!!
再提醒还没开学的,别忘了照孩子的第一天上学的相片!
   

世博拉杂记

刚回来,写上一些自己的心得,也算完成上次好像是东里的要求.

为逛世博,我们的行程很充裕地安排了5天时间在上海。 头一天是休息,玩两天世博;休息一天后再去世博一天。虽然如此,世博的人潮,热温还是让我们只逛了有限的几个馆,像:中国,美国,法国,意大利,土耳其,荷兰,奥地利,印度,巴基斯坦,卢森堡,比利时,主题馆,阳光馆和一些排队很短的小国馆。

总的感觉是:这是中国的一大盛事,我对世博的各种硬件设施,和人们的素质还是有很好的印象。 如果不是在骄阳似火的暑假,如果不是有这么多的参观者,对于没出过国的人来讲,这还是一个真可以去玩上几天的难得机会。

对于像我这样出国近20年的人来讲,我很惊艳于诺大的世博场所得到的很好规划和提供的服务。先不说很多馆样式各异的外观,和一些诸如表演中心,天桥走廊的良好设计,留给我很好印象的是被称为:“小白菜”的自愿者们。 他们都是在上海高校的大学生或研究生。 每批人都服务大约14天。 在炎热的高温下,他们都穿着制服,耐心地尽力地帮助游客解答问题。 我向一位学生表达感谢,他说这是作为东道主应该做的。另外我注意到地上都很干净,没有什么随地吐痰的现象。

园内到处是提供人们休息的地方,除了长凳和遮阳伞,还有喷水,和风扇。 无奈的是国情就是人多。 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操着不同的方言来看这被我女儿称为大人版的迪斯尼,当然是哪儿都是排长龙。

热门的德国,日本要排上4-5小时,听说里面挺有看头的。望着久久不动的队伍,我已经败下了心理战。 最雷人的是沙特馆。 排队的队伍已不是绕着铁栏杆一圈圈地转,而是人们排上一哩多的方阵长队,大概是十米一个方阵,每个方阵由3位军人带头,过一会儿往前挪一点。听说要排上7小时。

法国,意大利馆是去看过的馆里印象很好的, 能看出都被精心准备过。法国馆是利用视频彰显法国有代表性的风景和美食,另外还有几幅美术珍品和LV 张扬的时尚。我喜欢的是几个新颖的倒挂金属筒内壁画的是浪漫的法国式小咖啡馆的样子,但当人把头钻进去后闻到的是不同的香味,像香草味,巧克力味。 室外的园艺造型即有喷泉,又有绿色植物,在有限的空间里尽显了法国人的品位。

意大利馆的特点是精益求精。除了为了展示精致的意大利皮鞋,现场有一双巨大的玫瑰红鞋子以及在现场的摸样像制鞋工匠的真人, 最有忒点的是为表现意大利歌剧的地位,馆里的一面大墙上挂起了整个乐队的乐器,连钢琴都不例外, 还包括意大利歌剧主角的服装道具。下一次的世博是2015年在意大利。 我们拭目以待!

给我留下印象颇深的是不大的比利时在过去已举办过几次世博。 他们展示出了比利时的名人,和在欧洲以及世界的重要性。像是得过诺贝尔奖的几位人物;生物医学的领先位置;在欧洲的中心地理位置。当然了他们不会忘了展现和出售比利时巧克力和比利时加工的钻石。

提到奥地利馆,你会想到音乐吧?! 他们也没有辜负众人的期待,现场有三人的优美的乐器演奏。

参观印度馆,我真觉得亚洲人都很会切入主题:人们和城市。 除了墙壁上对名人,历史的介绍,他们的视频就是围绕着城市主题的内容。

七岁的儿子对土耳其突显兴趣。 由于他听过一套讲人类文明历史的故事,他很专心地看馆内对这个文明古国的介绍。 我也恍然大悟地想起来中学学到的世界历史里提到的土耳其古城,君士坦丁堡等等。

看到疲惫的儿子被土耳其激发的兴趣,我提议去希腊。 心想希腊不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吗? 结果大失所望: 除了有食品介绍和出售,以及一些图片展示现代的希腊城市,馆内空荡荡,人气不佳。我也就理解了为何希腊陷入财政危机。

对孩子来讲美国馆是一定要去的,第一天我们就赶去了美国馆。 队伍排了有45分钟,算是短的。比起法国和意大利馆,美国馆算是相当地简单多了,不是讲美国差点开不了馆嘛!!三个展厅都是以电影的形式展示主题。头一个展厅是由一位美籍华裔女大学生以中文的不同方言向观众问好,再放出不同美国人讲“你好!”的电影。中间的电影是从小孩子的上课开始展示美国馆要体现的主题:勇于创新,环保意识等等。 最后的展厅里的电影是讲一位女孩子在居住的楼下栽种花,以便美化环境,从起先的遭到挫折到最后得到邻里的相助的过程。 与中国人(馆)擅长的—抓住中心思想(城市与人们的生活)相比,美国馆真很能自由发挥了。

值得要提的是在阳光馆里展示的是对残疾人的关心和服务。 我对其中的一个帮助聋哑人恢复听力的产品留下了印象。因为我觉得这是能造福聋哑人,而且它表明的产地是杭州。 后来在下一周的旅游里我恰恰碰上了这产品发明人的太太。 她告诉我她先生也是海归的,在杭州弄这产品研发。为了这产品他前后在美国中国忙了四年,从早到晚,每天长时间地工作。这真是一个有社会效益也有经济效益的事情。

要参观中国馆,等那队伍真是有噱头:除了有提前预约的旅游团体可以有资格在里面排上1个多小时的队伍,零散的游客连排队的资格都没有。 我置身在那队伍里,感到四周的巨大红色梁柱以及音乐和人潮真有感染力。 上电梯后看到的几个180度视频都展示了中国城市的发展故事。 孩子们很惊讶于人会走动的清明上河图。 我和孩子眼睁睁地看着一位挑担的人儿去了画的尽头,另一位进了城门楼。

在看完中国馆,已近晚上10点钟,虽然很累人,我还是要说最后一晚的中国馆为我们的世博画下了圆满一笔,不然总是感到看的馆都不过瘾。我是比较随孩子的,所以我们看看,停停,吃吃,三天看到的馆远不如别人家多。 像另一家也是美国来的,自备面包,马不停蹄地一天看了20多馆。

有很多小学生摸样的外地来的夏令营团队,像是从武汉,深圳来。更有很多全国各地的家长带孩子暑天来旅游的。 广播里经常有寻人启事,大多数是找寻孩子的。 希望都最终能安全归回他们父母那。

要说院内的消费还是很高的,别说外面4元的棒冰在里面是10元一块,搞得2元一根的“冰工厂”冰棍经常脱销。 最让人吃惊的是德国馆附带的餐馆里座无虚席。 一看菜单,一道只有两根香肠,酸菜,土豆泥,之类的主食要卖到158元。 旁边的一对苏州来的大学生情侣两人共享了这盘主菜和一杯德国啤酒,他们只在世博玩一天,晚上就要回去。 他们问我有什么馆队伍短,好看。猜想这也是他们的一次旅行。 望着他们青春的摸样,我想到了囊中羞涩的我们的大学生涯。 还是觉得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对于年迈的父母,我是劝他们就不要去凑这个热闹。一来,他们年纪大了,受不起这折腾;二来多年往返于中美, 很多事都已经见识过,不像没出过国的百姓们像连每个馆要盖章都认真地抢着干。

原先有给70岁以上的老人的绿色通道,现提高到75岁的要求。 如果有一人年龄符合,全家人都可以跟着去,但不是每个馆都有绿色通道。

我是庆幸家人提前为我们向锦江旅游定了预约票,锦江旅游可以预约每天一个馆的票,但看的时间每天不一。 所以我们才有可能参观了中国馆,意大利馆。

我想从参与,亲身体会这一盛事的角度来讲,是值得去的,尤其是国内没有出过国的老百姓。虽然大多数馆采用了视频,要了解哪些国家蛮可以借来碟片达到同样效果。 但身在其中的热闹是非同一般的。 我多次听到身边的人抱怨:花钱找罪受。可是大家还不是一馆又一馆地赶场子。

但回到南京老家后,却听到不少周围的人不打算去看世博。 既然中国馆会永久性地开放,世博也有可能延迟到12月,那就等等再说。等天不是那么热,人不是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