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高中是炼狱

【立委按】这篇旧文也许在这儿发过?anyway,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改革势在必行。

 

 很多人赞扬美国的中学教育制度,对比国内单纯围绕学业成绩和高考指挥棒转,美国的中学教育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动手能力,培养孩子们的领导才能。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事实依据,但是本质的方面并没有反映出来。迪斯尼拍摄的美奂美仑的音乐剧电影《High School Musical》,把美国高中生活进一步神话,让很多国内少男少女羡慕不已。可实际情况远非如此,在一个没功夫喘息的校园生活中,一切浪漫和娱乐都是奢侈,不能成为中学生活的主调。

         作为家长,我的切身体会是,美国的教育制度根本不是很多人描述得那样优秀。事实上,至少在加州的所谓好学区和很多非常有名气的私立高中,情况非常糟糕,为了争上名牌大学,学校的教育体制已经与国内一样,或者更甚,成为无情摧残青少年的一个制度。很多学生疲于奔命,迷失自我,自杀现象也呈上升趋势。我以前以为这是个别现象,是我孩子自己没有学会如何安排学习,在压力下应对的结果。后来了解了孩子的很多同学的情况,又看了最近的那部纪录片《Race to Nowhere》,才知道问题的广泛性和严重性。这是一个弊端丛生的制度。

        很多人描述的美国大学录取重学生能力而不是学业成绩的故事,其实很不全面。那样的个例不能真正说明问题。美国名校的竞争太激烈了,全世界最优秀的人都想进美国名校。他们有太多的全优生申请者,因此就变着法儿来找有“特点”的人才来调节构成。最后的结果是,不管你怎么努力,你也难以明白你是否可以达标。换句话说,想进名校的人找不到一个通过努力奋斗可以测量自己进步的标准。所谓看全面,而不是单看成绩,就是折腾千千万万想进名校的孩子们,折腾千千万万爱好名校的父母和老师们,折腾他们像没头苍蝇一样给孩子无限加码,压抑他们的本性,剥夺他们休息、玩耍和少男少女朦胧情感交流的快乐时光,浪费他们的青春,摧残他们的身心健康。

             我们辛辛苦苦逃离了高考指挥棒的中国,满以为给孩子带来了良好的教育制度,结果好景不长,在孩子度过了快乐的小学时代以后,进入初中,形势就开始急转直下,美国社会的竞争生态过早地引入了中学。到了高中,几乎就是炼狱了。在中国,一切看高考,压力是大,但是目标相对单纯。在这里,你除了必须督促孩子全A以外,还要督促他参加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这样的各种比赛,还要给他设计社区服务,还要参加各种俱乐部,最好是做学生领袖,最好参加校报编辑,来显示领导能力和组织才华。这还不够,还要有业余爱好,苦练十年钢琴已经加不了什么分了,你最好是获得全国或者州大奖,最好能办自己的独奏音乐会,或能巡回演出。最后,你还要别出心裁,做一些别人想不到的,能够让你显得独特的事迹来,以吸引录取官的注意。比如,去非洲做义工救助儿童,比如给艾滋病患者做护理。如果你还有最后一滴油没有榨干,你应该去修大学的课程,多多益善。

这不是人性的教育制度。美国的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这一点,正在呼吁改革,但苦于两难:美国作为竞争社会的极致,很难保全教育这一块不受过度竞争的干扰。美国中学的非人性的摧残青少年的制度植根于更深的社会过度竞争文化的毒瘤上。我们深受其害,却不得不参与其中。它不仅是非常糟糕的制度,而且是让人绝望的制度,因为改革这个制度的任何努力都显得那么苍白,改革没有必要的土壤和条件,改革没有方向。我以为这一切的根子在过度竞争。过度竞争虽然是美国经济持续领先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同时是美国文化的毒瘤,是对人性的巨大戕害,是对多数人的牺牲。表现在教育上,就是这种中学开始的残酷竞赛。

 

 

Share the joy
  •  
  •  
  •  
  •  
  •  
  •  
  •  
  •  
  •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未分类. Bookmark the permalink.

18 Responses to 美国的高中是炼狱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