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秋季,我经历了工作上的危机,首次想离开自己热爱的学校,原因是碰到了一位十年前曾测试过的孩子C。那时候的C才5岁,刚入kindergarten就显示出注意力和语言发展的严重障碍,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坐不住,还动手打扰同学。全面教育测评发现他其实非语言推理能力非常发达(高于98th percentile),只是和语言相关的能力,如理解,词汇量和口语表达,有严重障碍(低于1st percentile)。再加上自控能力的缺失,他在开学3周后就被转到特殊教育班(Special Day Class)接受语言和学业等全面的服务。天生乐观的我,当时在和C的父母开会时还信心十足,告诉他们C年龄还小,不出几年,语言能力提高上来和行为矫正后一定还可以转回主流课堂(mainstream class)。没想到十年后在高中再见,C不但在复测时从智商到学习能力等分数和当年结果相似得惊人,而且所有主课都还在接受特殊教育服务,进步的程度完全和同龄孩子无法相比。如果基因的力量如此之大,那所有的教育服务难道都是无用的吗?我对教育的信仰动摇了,感到无法面对C的家长,当初我曾信心满满地给他们希望。
正在考虑辞职的时候,我接手了一位12年级学生D的复测。D也是从5岁开始被发现有严重的语言障碍,而且包括非语言能力在内所有标准测试的结果都是70左右(2nd percentile)。按大多数人对智商和学习成绩相关的看法,她应该永远都需要在特殊教育班上学习,因为课程简单,而且一位老师加两位助教辅导不到14个学生,可以随时提供一对一的讲解。D确实在小学,初中一直到九年级所有的主课都在SDC班上,只上主流体育和美术等选修课。但十年级的时候D就开始每年多修一门主课,到12年级时只需要一门SDC数学课,其它课都随同龄人一起上。这么多年下来,D热爱学习,靠着自己坚韧不拔的学习态度和条理的学习习惯,为了拿到这些课的学分比没有任何学习障碍的同学多付出几倍的努力也乐此不疲。D可以顺利高中毕业,去社区大学深造,她的父母一路上的鼓励和支持功不可没。比如D阅读理解能力差,父母就把她所有的书目都读给她听,能用形象表达出来的就一页一页画给她看,以此来加强理解和记忆。写作时为了启发D开拓思路,先让她把自己想到的说出来,用录音机录下来,然后一句一句地重放,抄写下来,再整理思路。这样的例子举不胜数。我感谢D自信的微笑和她父母的努力,显示给我合适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给了我继续在学校工作下去的信心。
其实留心一下,这样神话般的进步在接受特殊教育的孩子身上及很多励志故事上都可以看到。比如我所在的加州F市有名的非赢利组织<<特殊儿童之友>>的创始人之一,王大夫和王太太,他们的孩子Larry三岁就被诊断为自闭症,不但语言和社交能力有障碍,而且对声音极其敏感。Larry的两位姐姐都弹得一手好钢琴,可他连美妙的音乐都不能忍受,需要戴耳塞。除了满满的爱,王大夫和王太太耐心地为Larry提供不同的学习机会,但所有带声音的活动看上去对他都是折磨。Larry十九岁时接触长笛,虽然仍需要戴耳塞,但开始展现非凡的记谱能力。之后他很快学会了吹萨克斯管等几种乐器,现在和另外三位有自闭症的孩子一起组成<<梦想者>>乐队,经常为各种聚会演出,还被邀请出国。如果没有王先生和太太不懈的努力,Larry对音乐的天赋永远不可能在19岁时被发掘,他的人生道路也要被改写了。每次看到Larry戴着耳塞,闭着眼睛,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中时,我都感觉那是对他父母最好的敬礼。
成长环境的负面影响也在很多研究中被证明。比如对罗马尼亚孤儿院孩子的研究发现,他们在体重,身高和所有认识和学习能力方面比同龄儿童都低很多。原因是他们在婴幼儿期就离开了父母的爱抚,在孤儿院因为人数太多,保育员为了避免对任何孤儿产生依恋,给他们每位编号来代替名字,每天虽然提供足够的食物延续他们的生命但没有任何语言和感情的交流。几位类似“狼孩”的案例更明确显示儿童早期社会环境的缺失对他们发育上残酷的影响。
对早产儿的研究从另一个角度证明,父母每天与孩子肌肤的接触,温柔的抚摸和话语都会刺激他/她们各方面神经的发育。这种“袋鼠服务”(kangaroo care – 从保育箱 intensive care unit 开始就要求父母每天定时到医院把孩子抱在自己没穿衣服的怀里一段时间)在加州的医疗护理上已经成为常识。很多接受过的早产儿五岁后在身高,体重和学习能力上和同龄人并无差别。
天生资质再好,如果没有后天环境合适的培养,也不会人尽所能。MalColm Gladwell在他的畅销书<<Outlier>>中总结许多对成功人士的研究,得出结论,要想在某一领域有出众的表现,最有效的预测因素之一就是花在上面的时间有没有超过一万小时。那就是说如果每天3个小时的话,需要连续坚持近十年;每天10个小时还要近三年。试看那些世界顶尖的艺术家,奥林匹克运动员等,达到顶峰无不付出超常的努力。而这些,如果没有环境的支持,就算有很好的基因素质,又怎么能做到呢?
话说回来,如果天生没有某方面的爱好或资质,就算父母提供再好的辅导老师,每天再逼着练习,长远来看也不会有特别的成就。
2007年4月16日Virginia Tech南韩籍学生Seung-Hui Cho在两小时内枪杀32位教职员工和学生后开枪自杀,震惊美国。加州华美精神健康联盟(Chinese-American Mental Health Network)邀请亚裔 相关专家和社区媒体就此展开研讨会。当时我从基础教育的角度发言,觉得凶犯在初中阶段被诊断出焦虑症后,如果学校和家长积极合作,治疗更有效的话,也许这 场悲剧就不会出现。当时一位资深精神病学家明白地告诉在座观众,有些人是天生残酷,再多年的心理治疗也没用。他讲得很有道理:请教我工作的校区主管精神障 碍(emotional disturbance)服务的同事,他们多年的经验也是治愈率只有20%左右。如果先天有严重的病理状况,要改变确实困难。但同事也都看到,那些进步最快的学生一定是有父母在家里积极配合治疗,毕业后才可以独立生活工作,走出自己的道路。
偶尔会听到个别老师在学校议论,“XX是天生去监狱的料儿”,我都会不寒而栗。如果他/她把这种态度带到教学中,怎么会教育好孩子呢?美国教育心理学上的经典实验“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显示,赞美、信任和期待能改变人的行为,增强他/她的自我价值,获得积极向上的动力。在这个实验中,著名心理学家Robert Rosenthal和助手在一所小学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把随机抽出来的18名学生名字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认真地说他们是“经过科学测试发现的最有发展前途的孩子”,并叮嘱校方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8个月后,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都有明显的进步。显然,“权威性谎言”发生了暗示作用,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受到虚构的测试结果影响,来自老师潜移默化中的热爱和期望让这18位学生变得更加自尊,自信和自强,从而在各方面取得了异乎寻常的进步。之后的跟踪调查也发现这种积极的影响一直延伸到成人期。
美国最有影响的关于父母管教方式的研究跟踪调查几百个家庭,也发现成人后最没成就而且最不幸福的来自放任型(Permissive)的父母。就象六年前在本校区工作过的一位13岁孩子的家庭,家里没有固定的作息时间限制,孩子可以随便看电视打游戏到凌晨,上学迟到,作业从来不做。接手那个学校的半年间他时常到我办公室坐坐,吃我给 他准备的早饭,空洞疲倦的眼神在我记忆中清晰如昨天。可惜那样的家庭环境我无力回天。最后在一个周日的凌晨邻市一辆被偷的车里,被警车追赶时他和同伙一起 车毁身亡。我无法相信,如果生活在一个有成人正确引导的家庭环境,他还会有这样的命运。
我不同意“孩子是一张白纸”,父母可以在上面描绘任何图案。试看我们的孩子,同样的爹妈,有多少兄弟姐妹智力性格等方面基本相同的?哥哥擅长的,弟弟不见得做得了。姐姐的弱项,说不定是妹妹的长处。同样的管教方式在不同的孩子身上效果常常不一样,基因的力量不容忽视。象篇头的C和D,他/她们的推理,记忆,理解等能力在标准测试上的结果10年间基本保持一致。在这些方面,我们为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确实很有局限。但同时我也不敢说“天生的孩子天生的命” ,诚实地讲,总觉得有推卸父母/老师责任的嫌疑。
和很多资深教育工作者们探讨nature vs. nurture的问题,虽然没有科学依据,但大家都感到如果成功是10,那孩子先天的基因素质占7,后天的教育占3,但这3分力量却足以改变他们的人生道路。Nature和nurture并不矛盾,尊重孩子先天素质的同时再佐以适当的培养,一定可以让我们的下一代锦上添花。
One Response to Nature vs. Nurture (谈先天的基因素质与后天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