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數學教師陳靜修:數學跳級 不一定好

消息来源:

舊金山世界日報

美國數學教育體制較為彈性,很多家長相信孩子若能通過跳級測驗,提早學習下一階段課程,即象徵資優,也顯現孩子「贏在起跑點」。不過,資深數學老師陳靜修卻認為,心智成長需要一定的時間,若孩子未有特別天賦,貿然跳級反而會造成未來學習隱憂,跳級不一定好。

陳靜修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系畢業後,至新墨西哥大學(UNM)拿到幼兒教育以及應用數學兩個碩士。早期在科技公司負責大型軟體開發與維修,1995年創辦「實力數學教學中心」,從事數學輔導至今。

不少學生與家長都會考慮是否先自學,或者參加坊間補習班先修下一階段的數學課程,以便跳級。但陳靜修提醒,從K到12年級,數學教學都有一定的過程與邏輯,雖然有些課程可考慮跳過,但是必須衡量風險再決定。

陳靜修認為,6年級數學,以及9年級的幾何是兩個比較可以跳級的課程。她說,美國的課程設計為「螺旋型」,每個年級多少會重複上一年級的內容。而6年級程比較像是5年級課程延伸,重複性高而且部分內容7年級也會再學一次,因此是跳級風險較低的課程。幾何學則因為本質上與其他代數為主的課程迥異,著重證明題思考,若跳過影響也比較小。

「如果你很聰明,每一級都可以跳。」陳靜修指出,大多數孩子通過跳級考試並不困難,可是數學學習與心智發展畢竟需要一定的時間,囫圇吞棗可能會造成後續學習的困難。她觀察,很多學生小時候數學都拿A,但是在10年級的「代數2」拿B以後數學成績就愈來愈糟,到了數學分析(Math Analysis)、微積分初級的時候就可能會拿到C、D,甚至F。

「有些學生為了展現能力,自己跳級父母都不知道。」陳靜修說,數學是累積的學科,前面簡單代數的根基若沒學好,高年級複雜、抽象的運算自然無法處理,學生與家長都應該衡量風險後再決定。陳靜修建議,家長不要盲目鼓勵孩子跳級,「跳很簡單,未來適應才困難。」

 

原文連結

Share the joy
  •  
  •  
  •  
  •  
  •  
  •  
  •  
  •  
  •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未分类. Bookmark the permalink.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