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cer街的第112号普通民宅

 

“我只是狂热地好奇而已,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 

Albert Einstein (1879 —— 1955)


   费城的博物馆和艺术馆种类很多,如果我们一直这样参观下去,今天无论如何也走不出这个城市了。到了下午三点钟的时候,全家人对那些名胜古迹已经感觉疲乏、迟钝和麻木。我们决定离开费城,驱车前往下一个目的地,著名的常春藤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

   普林斯顿地处纽约和费城之间,属于新泽西州。在地图上看,普林斯顿属于很小的乡村都市,版图之小,好像一不小心就会开出它的地理范围。

   当汽车走进丛荫覆盖的小路的时候,我们立刻被眼前的乡村景色吸引住了,感觉仿佛走进了一个童话世界。

  

   道路两旁,绿树成荫,青草延绵。清澈的河水静静地流淌,河水在阳光下泛出粼粼的波光。河水中,两岸边,随处可见野鸭野鸟三三两两,或者悠闲漫步于草滩,或者 低低飞掠过芦苇,真是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最让我们惊叹的,是掩映在茂密树丛和碧绿草坪之中的一座座具有欧洲风格的、设计典雅的豪华民宅。这些豪宅的 风格各有迥异,却都个性分明,和眼前的田园风光融为一体,显示出浓浓的贵族气息。


  

   其实想象一下也不难解释,这座具有田园乡村风味的小城,人口稀少,交通便利,恬静舒适,距离纽约和费城的繁华也只需要一个小时的车程。这样的地方,很符合美国上流社会隐居而息的生活方式。


   领略了普林斯顿的具有贵族气质的乡村小镇,再看看沿途的过往车辆,几乎各个都是名牌豪华,早已耳闻的所谓的普林斯顿大学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大学之一的传闻,也就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了。

快要走进大学校园的路上,孩子他爹把车子往里面拐了几个弯,在一条叫做 Mercer Street 的小路上停了下来。我确实不明白在这里停车的意义是什么,但是看见老公满脸的兴奋之情,也就满脸疑惑地跟随着下了车。


   孩子他爹拿着地图,一边在前面急急地快步走,一边让我们找一个门牌号码是112号的民宅。很快,我们就在停车不远处的马路对面,看见了这座并不起眼的白色房子。


   这是一座很普通的独门独院的两层小洋楼。乳白色的墙面和栏杆为主色调,深咖啡色的百叶窗扇作陪衬。小楼的四周,用绿色的灌木修剪成一堵整洁的矮墙,房屋的后面,有一个不算很大的草坪,在草坪周围,环绕着郁郁葱葱的高大松柏。我注意到,在房屋的侧面,竖立着一块醒目的木牌:私人住宅,请勿入内。


   孩子他爹先不说话,仔细选好了角度,先是自个儿咧着大嘴站在房屋前面让我照了相,然后拉过儿子、女儿,又照。我正在好生奇怪,只见老公把我推到前面,说是给我也来一张。一边照还一边说:“来来来,你这个没有科学大脑的人,更要站在这位伟人的故居前留一个影,不然一辈子脑子里都是糨糊,连一点物理常识都不懂。”


   “难道这是什么伟人的故居吗?”我急切地询问孩子他爹。


   “是的。”我家这个一生崇尚科学,酷爱物理,在美国拿了物理博士学位的老公,一脸的崇敬和仰慕之情。“这栋房子里,曾经住过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现代物理的开创人和奠基人。这就是爱因斯坦的故居。”

  

   “ 这么著名的科学家,如果是他曾经生活过的住所,怎么连一点标志都没有。最起码也要立一块碑,注明爱因斯坦什么时候在此定居过,然后把房子像文物一样保护起 来,让后人记住这位物理之神才对呀。可是我刚才明明看见房前写有‘私人住所,请勿入内’的字样,说明这栋房子现在是有人居住的。你不会记错了吧。”我根本 就是怀疑态度。

 

   我确实不相信眼前的这栋普通小楼是一代伟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如果按照中国人的思维,这栋小楼应该文物级别,而且早已经名扬四方,变成了当地市政府炫耀政 治资本的典型了。可是,我除了看见几个邻居牵着狗,悠闲地从门前走过,却没有看见一个游人在这屋前房后的流连忘返,倒是那几个路过的邻居,看见我们四个中 国人面孔在这个房子前面拍来照去的,用不可思议的眼光奇怪地望向我们。

我们赶紧上车匆匆离去。一路上我都自以为是地相信老公看错了地点。这样一座普普通通,默默无闻的房子,怎么可能是爱因斯坦的故居呢?无论怎样讲,让爱因斯坦的故居荣耀普林斯顿,于中国人的思维,美国人的思维,应该都是一样的吧。


老公没有和我争辩,待到我们游完了东部之行,回到了加州的家里以后,他才给我发来了一个网址。我打开一看:果不其然,网上的这栋小楼,一模一样,正是伟人爱因斯坦的生前故居。配图的原文,详细介绍了爱因斯坦生前居住在这栋小白楼里的事迹。

爱因斯坦晚年的最后20年里,居住在普林斯顿的Mercer Street


作者库兹涅佐夫在《爱因斯坦传——生死不朽》中写道:

   爱因斯图从1930年到1955年的最后20年里,都是
栖身在普林斯顿镇的梅塞街上。这栋平淡无奇的小白楼下,经常漫步着一头银发的矮个子老人,有的时候手中还拿着一把小提琴。这样

的场景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普林斯顿的居民比起从未见过爱因斯坦的人,更生动和更具体地感受到这位科学家的作用。他们用一种难以形容的气氛包围了爱因斯坦。一方面,爱因斯坦从家里沿著漫长的绿树成荫的小道,走到研究院去或是走回家的身影已经习以为常,几乎成为普林斯顿风光的一部分。对普林斯顿居民来说,同爱因斯坦交谈几句意见,就像同邻居聊天一样,乃是常事。此外,普林斯顿的居民又把爱因斯坦视为百年一遇的传奇人物。

梅塞街一百一十二号,爱因斯坦的故居,是一幢相当小的住宅楼,在任何一个美国小镇都可以看到这样的小楼:白色的、木结构的小楼,掩映在树木之中。

 

愛因斯坦早已看破了世间的荣华和名誉、权柄与金钱,甚至穿越了生与死的界限。在普林斯顿那家小小的医院里,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在弥留之际再三叮嘱说:“不要给我修建墓碑,切切不可把梅塞街一百一十二号变成人们‘朝圣’的纪念馆。”他要求不要公开埋藏骨灰的地方,也不要举办任何的追悼活动。他还告诉校方,这所住宅一定要让以后来普林斯顿学习的学者和学生们居住,同时他在高等研究院的办公室也一定要让给别人继续使用。



在爱因斯坦看来,房屋就是房屋,不能因为某人居 住过了,就改变其功能,让它成为特权的标志。

 

 

爱因斯坦说过:“对我最好的纪念,就是保持房屋原来的用途:供人居住。”

 


 

 

注释:这篇文章中的原始资料均参考http://www.einstein-website.de/z_biography/princeton-e.html
特此声明。

 

Share the joy
  •  
  •  
  •  
  •  
  •  
  •  
  •  
  •  
  •  

2 Responses to Mercer街的第112号普通民宅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