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页,共 98 页« 最新...34567...最旧 »

史大推暑期免費網路課

消息来源:

世界日报

史大推暑期免費網路課

記者王慶偉/史丹福報導
June 12, 2013 06:00 AM 
史丹福大學11日宣布7月將推出網路課程OpenEdX,包括免費給一般大眾的課程。(圖:史丹福大學提供)

史丹福大學11日宣布7月將推出網路課程OpenEdX,包括免
費給一般大眾的課程。(圖:史丹福大學提供)
 
 

史丹福大學11日宣布該校提供的線上課程,暑期起將在開放資源平台(Open Source Platform)OpenEdX上提供課程。史大的線上課程己經在Coursera,NovoED,Stanford on YouTube,Stanford on iTunes University 上提供各式課程,教學演講,以及史大校園活動。

由哈佛大學及麻省理工學院聯合創立的線上教學課程edX,今年4月宣布與史丹福大學合作,聯合研發未來的線上課程平台。合作項目之一,是edX釋出平台的開放資源,給全世界的研發者使用。史丹福使用OpenEdX給學生,以及開放給一般大眾選修。

OpenEdX將取代史丹福於2012年設立的網上課程Class2Go 。Class2Go原先設計給史大教職員,將課程轉移到網路上供學生使用。史大各學院也致力將所有課程,包括課堂演講,新教材,課程工具等內容以開放資源的型態放在網路上。

一般大眾馬上可以從OpenEdX課程受益的,是7月15日推出的「如何學數學」(How ot Learn Math)免費課程。課程提供幼稚園到12年級(K-12)的教師和家長,如何改進學生的數學成績。課程內容包括「打倒數學中的迷思」(Knocking Down Myths About Math),「錯誤,挑戰和堅持」(Mistakes, Challenges and Persistence),「欣賞代數」(Appreciating Algebra)。

OpenEdX於11日推出大數據(Big Data)應用「醫學統計」(Statistics in Medicine)。17日推出「工程起步」(Startup Engineering)。22日推出將創意化為實際的「設計思考行動實驗室」(Design Thinking Action Lab )。史丹福線上課程及OpenEdX詳情:online.stanford.edu。

 


有些孩子不宜留学美国

有些孩子不宜留学美国

 

           2008年秋季刚开学,一位家长打电话来咨询,是关于她监护的外甥女。“芷函是我妹妹的大女儿,13岁,刚从北京来Woodside Priory School (WPS)读九年级。”赵女士很着急。“来之前我妹一直在夸她有多优秀,学习成绩好,还画得一手好画。可是刚到机场接她时,我就觉得不对劲儿。她一直板着脸,连个‘大姨也 不喊。开学前在我家住的两天一言不发。我女儿和她年龄相仿,她也不搭理,整天上网到凌晨以后。打电话问她妈妈才知道她在家已经近两年没和父母说过一句话 了。在原来的学校和几个同学很要好,但从不和老师讲话。结果到了现在的学校照旧对谁也不理。老师一周内就叫我一定找讲中文的心理辅导师看看,有没有什么严 重的问题。”

 

          Woodside Priory School 是北加州的知名私立寄宿高中,环境幽雅,师资力量雄厚。他们小班教学,平均学生对老师的比例是91,远远超出任何公立高中(>251),所以虽然学费昂贵 (学费加食宿一年超过53千美金),除了200名本国学生外还是吸引了世界各地50名国际生来寄宿学习。因为我以前和WPS有接触,知道他们不但学习管理得好,生活上对寄宿生照顾得也很周到,周末有各种活动安排。那么芷函的问题,除了英文上适应肯定需要一段时间,还有哪些呢?

 

第一次见到芷函,高挑的身材,入时的短发,沉默的表情,比实际年龄看上去大很多。我夸她象17岁,她虽然当着大姨的面没有出声,但表情缓和了。等大姨离开,芷函开始回答我的问题,声音自然,没有任何障碍。她说她并没有反对出国读高中的决定,配合准备参 加各种入学考试,是在同学们一片羡慕嫉妒的眼光中离开的,多少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但也并不知道等待她的是什么。谈到交流问题,她说自己本身就不爱讲话, 除非是和自己喜欢的朋友在一起。谈到学校,她说一切还好,宿舍里两人一间,舍友来自法国,很和善。只是吃的不习惯,虽然学校食堂每周一到两次也安排亚洲口 味,但不地道,和国内的饮食天壤之别。谈到上课,如我所料,她承认虽然自己原来英文成绩还不错,但在这里只能听懂40%以下。读一段带来的科学课本,许多生词,不流畅,虽然内容有些以前学过。

 

看到芷函并没有任何病理上的社交或交流障碍,我放心在美国公立学校工作了13年,我见过许多从世界各地刚转学来的国际生,日积月累,绝大多数都会在一到两年内达到流利的英文听说水平。我帮芷函分析了这学期的六门课,美术是她的强项,电脑课她也喜欢,而且老师是华裔,虽不会说中文但对芷函格外照顾。代 数和物理的大多内容应该在国内初一到初二间学过,只是需要转换词汇。英文和宗教课阅读和写作量大,对她来说最难。我嘱咐她一定要周末提前预习下一单元,把 不懂的词翻译好,这样上课时才能跟得上老师的讲解。宗教课学的圣经她没有任何背景知识,所以我帮她找到中译本,只要肯花时间,一定能对照理解。另外提醒芷函课堂上要多参与讨论,不懂就问,这些在美国学校都算成绩的一部分。

 

虽然那天礼貌性地芷函留了我的电话,但我并没计划之后会再见到她,因为已经告诉大姨她需要的是英文辅导老师,帮助她理解课文,修改作业等,并不需要价格翻倍的心理治疗师。没想到一周后接到芷函妈妈的电话,学校反应芷函继续在课上课下沉默寡言,提出如果没有进步就会推荐退学。妈妈请我帮忙帮到底,因为我是芷函唯一可以开口讲话的成人。

 

没想到这一见就是两年,开始每周后来每月都要见芷函一次,期间电话和电子邮件不断,同时还与她的妈妈每周联系,并代表她的监护人去开家长会等芷函也成为我从事心理辅导工作13年来接触最密切,最了解的孩子。这两年间芷函和妈妈的亲子交流在不同方式的引导下有天翻地覆的进步,从刚到时接妈妈电话的一声不吭到六个月后母女可以讲电话长达两个小时,非常让人欣慰。芷函智力不差,在北京的一所重点中学成绩上游,据她说自己努力的时候可以在年级1200多学生里拿到前一百名内,不努力时可以滑到三百名左右。另外,她从三岁开始学画,很有天赋,作品让她的美术老师自叹不如。而且中文写作能力强,自己博客上措辞华丽幽婉,描写细腻入微,初看时我想象不出是出自一个13岁的孩子之手。

 

      可就是这个多方面有过人之处的学生,九年级结束前我就提醒她妈妈芷函应该在国内高中有更好的发展,十年级结束的时候她父母终于痛下决心让她转回北京。虽然WPS学校确实有很多吸引芷函的地方,比如多样的选课制度,包括她擅长的美术和心仪但并不适合她的法语; 还有新奇的校园活动,象一年两次的学生舞会。可是尽管有老师一对一辅导,她九年级的成绩除美术以外都滞留在CD之间,甚至有时有挂科的危险。十年级有进步,但历史,科学和写作三门主课都在C-左右。最主要的是不论学校提供再多的服务,包括华裔电脑老师周末带她出去散心,芷函大部分时间都是郁郁寡欢,用她的话说是“提不起精神学习。”


      留学美国并非儿戏,每位学生和家长都会投入巨大的精力和财力来准备,能助她们成功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心愿。我有什么依据在一年之内就断言
芷函不适合在美国求学呢?结合我在美国公立学校13年的工作经验和国内7年师范大学的经历,总结以下关于中美教育的感触,和有兴趣让下一代到美国求学的家长一起分享。

 

  1. 学习的主动性

芷函告诉我她学习的动力来自国内考完排名次的制度,因为想在同学受尊敬成绩不能太差。但美国的课业成绩完全属于个人隐私,老师把成绩输到自己学校的网页上,学生需要打入自己的学生证号码才能查看,根本没有排名次一说。家长会也是家长在规定的日期提前选择适合自己的时段,单独会见每科老师。和国内一个班所有家长同坐在一间教室内,墙上贴满了孩子各类名次,老师主讲的会大相径庭。美国教育强调学习是学生自己的责任。离开了父母的督促,又没有同伴的压力,留学生要有超出同龄人的责任感和主动性才能在美国学校胜出。那些到高中阶段还没体验到学习内在乐趣的孩子不要考虑留学。


  1. 学习习惯

美国的课业要求孩子自己管理时间的能力强。学期开始初/高中的课程象大学一样发本课大纲,要求都列的很清楚。占总成绩比例很大的作业是两周甚至两三个月以后才交的,需要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循序渐进,才能水到渠成,临时报佛脚肯定不行。芷函只习惯完成类似国内第 二天交的作业,常常忘记为几周后的作业做任何准备。有一次她周五晚上打电话,说物理课下周一要交自己动手创作的实验品,还要写清楚假想,原理及成败的原 因。查了记录才发现六周前就布置了。那个周六来我家好一通忙,她口头讨论时其实提出好几个复杂的设想都很出色,但因为时间紧都来不及尝试了,最后做了个简 单的制冷杯。这几个小时内造的产品和其它同学六个星期的准备是没法比的,所以成绩差理所当然。另外,美国初/高中的课绝大多数都不接受超过规定期限的作业,就算接受,成绩也会打折扣。芷函连她最强的美术课也得不到A的原因就是有几次不能按时交作业。

    美国从小学开始就强调培养孩子的学习技能(Study Skills),上课认真听讲,做事整齐有序等都列在成绩单(Report Card)上。到了初中更是开始人手一册统一的行事历,要求自己把每天每节课的作业及其它要求记清,极其粗心或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还要有老师每节课后签字,确认没落下任何信息。这些自我管理的工具既培养了责任感,还养成条理的做事习惯,受益终生。曾看到一个醒目的标语:习惯决定命运,确实不夸张。而习惯是日积月累养成的。美国的教育制度还没先进到可以把那些在家有父母督促还缺乏学习管理技巧的孩子一夜之间全副武装,应对自如的地步。

 

  1. 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

美国从幼稚园开始就强调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三岁到五岁要求轮流从家里拿自己心爱的玩具在同学面前分享,一年级要描述自己带来的物品的特点,让同学来猜那是什么。二年级开始有更多锻炼的机会,如要讲自己阅读的书的报告,或者科学课上小组汇报实验的结果和原因。初/高中开始有演讲队,每周训练,校际到洲际的赛事不断。很多课上也有类似模拟法庭的练习。另外,美国教育不太注重考试,有的主课甚至没有大考,成绩完全来自课堂参与和团队论文式的作业,强调合作学习。这学习方式最接近大多数工作岗位的要求,是将来职场必不可少的技能,为成人世界做更好准备。还有就是美国老师很看重学生的反馈,这样才知道哪些概念需要进一步讲解,哪些可以忽略,最怕学生不懂还不问问题。

可这些对习惯应试制度的芷函太陌生。去学校开她的家长会,老师普遍反应是芷函多项选择题还不错但上课从不参与课堂讨论,下课也不去老师规定的课后辅导时间问问题,再就是不知道怎样和几位同学一起做小组的团队作业。她的英文阅读程度还可以一知半解地看课文,可口头表达能力缺乏锻炼,再加上天性较被动,造成课上从不发言。到十年级时在她的私人教师的多方安排下,她终于可以做到课后去英文老师的办公时间去请教问题,但和其它老师还是恍若路人。

交流能力不但严重影响到成绩是为什么英文能力进步这么慢的主要原因, 而且还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芷函从小游泳就很好,但她明知学校有游泳队也不主动参加。等到我发现时已经错过了报名时间。我问她为什么,她还理直气壮 地反问为什么学校不来主动问她。她没法理解如果她不说,没人会知道她是游泳健将。十年级她终于按时报名。加入自己擅长的团队不但锻炼了身体,还可以算体育 的学分,并增强了归属感,一举三得。

 

4. 社交能力

芷函说她在北京有好几个知心朋友,无话不谈,但在WPS两年中没有交到一个朋友。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发现最能预测人幸福感的因素就是和周围人亲密的关系缺乏人际交流是芷函常常郁郁寡欢的原因。她在读时WPS只 有两个来自中国的学生,另外那个女生学习刻苦,课后活动也多,深受同学和老师的尊敬和喜爱。因为高一级,她在芷函刚到时曾被学校派去帮助芷函尽快适应校园 生活。可惜芷函在与人交往时生性被动,常常的沉默拒人千里之外,简短的交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问芷函为什么不和学姐多请教,她说没有共同话题,因为那个学 生对国内的流行文化不象她这么感兴趣。几次讨论到这个问题她都没法理解,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家,需要有开放的态度去学习新的文化才会尽快融入新环境。总是墨守自己习惯的东西,何必赔钱来受罪呢?所以个性较封闭或太内向的孩子不适合留学。

 

5. 独立生活和自律能力

刚认识芷函第二周发来电子邮件,说电话坏了,因为和裤子一起放到洗衣机里洗了。虽然可惜那个昂贵的手机,但想想也确实难为她了。一个从小被父母和保姆全面照顾的孩子,在家饭来口,从没收拾过自己的房间或做过任何家务,一下子被送到国外,事无巨细都要自己打理,怎么适应呢?还有自律能力,WPS住校学生要求周一到周四每晚在8点到10点间上自习,之后洗漱,11点宿舍关灯。刚到时宿舍管理人员和我联系,芷函经常在关灯后打着手电在床上看中文网站到午夜以后,结果早上起不来,不吃早饭也常常会第一堂课迟到。跟她讲道理,她也明白这个年龄阶段每晚至少需要10个小时的睡眠及早饭的重要,不然课上的注意力和记忆力都会大打折扣。但她说在家熬夜惯了,午夜前睡不着。这个习惯近两年的集体生活才稍微有所改变。她生活中的责任感也只是略有提高。记得第一年圣诞节回国,她在机场自己拖行李,让妈妈感动不已,因为之前她是从不会动一根手指的。

    独力生活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有基因的成分但大多是可以日积月累地培养的。学前期要在睡前把玩具放好;小学时要学会每天整理好书包,而且自己把脏衣服放在洗衣袋,父母洗好后可以帮助叠整齐,放在规定的衣柜抽屉里;中学开始可以准备简单的早/午餐等。我在亲子讲座中常常和家长强调,不管高中课业有多么紧,课外活动有多重要,每天一定要留出孩子做家务和管理自己责任的时间,没有一门功课会象独立生活技能一样陪伴孩子一生。日积月累,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益终生。

 

                                               *******************************************************

 

芷函并不代表中国所有的青少年。比她高一级的那位来自广州的女生,10年级才来WPS,凭自己的刻苦和努力,一年之内各门功课出类拔萃不说,还展示出色的领导和组织能力,主编年书,建立社团,三年后同时被多所名校录取。但芷函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很有代表性。

 

    那两年间和芷函的妈妈通电话时她多次发出感慨自己被有些国内媒体的片面理解误导了。她和先生决定送女儿出国留学原意是给她提供一个将来发展的更高的平台。芷函出国前她一直坚信美国高中课程简单,国内的中上游学生一定可以在这里出类拔萃。芷函开学了妈妈才发现美国的某些课程内容也许不如国内的深,但侧重学生的理解和应用,强调交流合作,想得个A并不容易。这些我在Fremont Mission San Jose高中工作时也时常听到老师有类似反应。他们有许多来自中国或印度的新移民孩子,虽然看原来的成绩单物理,化学等重课都学过,可开始美国高中的班并不轻松,因为这些课讲的浅但涉及的知识面广,很多以调课告终。

 

芷函妈妈一直和我保持联系,令人欣慰的是后芷函心情愉快,很快跟上国内高中的节奏。去年接到她顺利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的好消息,而且和妈妈的关系回到儿时的亲密。芷函当时的成绩,如果留在WPS完成高中的话,申请美术专业还可以,但如果是美国其它综合性大学是连二类也有极大危险

 

教育制度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自己的。美国教育系统有它的优点,但想在这里成功,对远离家人的青少年在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技巧,表达交流,社交及生活自理自律能力上都有更高的要求。这些方面有优势的孩子一定会在美国学校如鱼得水,但薄弱的孩子真的不适合来美国上学不然浪费全家巨大的精力和财力最好的教育不一定是最贵的选择。不论在哪个国家,帮助孩子找到自己学习中的兴趣和特长,身心健康,乐观向上才会奠定一生成功的基础。


免费亲子教育讲座:教子有方 — 如何培养自尊,自律,自强的孩子?

知己知彼,教子有方
— 如何培养自尊,自律,自强的孩子?

父母的生命,從孩子出生那一刻就永遠改變了。從什么時候斷奶到大了上 什么學習班,我們無時無刻不在為孩子做出選擇。而我們每個階段都要面對的最大一個問題,就是如何管教。“子不教,父之過”雖然有些夸張,但反映了父母對孩 子終生的影響。最近几年媒体推出的教育模式大相徑庭:一時是“虎媽”的嚴厲有加,一時又是“Race to Nowhere”里強調的為孩子提供寬松的教育環境,讓廣大父母不知所從。

愛因斯坦曾說過:教育,是學校里教過的知識都忘掉后, 自己還保留的東西。那么,對于重視學校成績的華裔家長來說,我們有沒有在忙于督促孩子日日學習的過程中,忘記了教育的真正目的?“棒下出孝子”的年代過去 了,在美國培養下一代的移民父母,究竟該如何幫孩子盡其所長,順利成長,成為一個自立,堅強,快樂的人呢?

本講座寓理論于實踐,幫助家長了解:
一:家教研究理論簡介
二:家庭教育方式与孩子個性的适應性
三:從嬰儿到青少年期各階段的成長特點及相應教育方式,提高教子的效率
四,學校和社區的教育和心理輔導的資源。

時間: 05/30/2013, Thursday, 5:15-6:30 pm

主辦:ACME Education Group 成長學苑, http://www.acmeschool.com

地點:Rm. H6, Cubberley Community Center, 4000 Middlefield Rd., Palo Alto, CA 94306

孩子不在ACME上课后辅导班的家长,请务必通知我,ACME会为前15名预留座位。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主講者謝剛,美國學校心理學博士,加州執照教育心理學家,任公立校區學校心理學家13年﹐其間服務包括從學前儿童到高中生的教育心理測評及咨詢。

聽眾反饋:

在 2011年10月22日, 我听了謝博士的講座后受益非淺。她從心理學家的角度闡述了教育孩子的方法,并以她的親身所見所聞來證明她的觀點和看法,很有說服力。講座之后我做了自我反 省并給自己打了分,才真正地省悟到在教育孩子方面我還有待于提高。非常感謝謝博士的講座! 
—– 孙宏和,家長


德德拉小镇的中国人

旅行会改变人的气质,让人的目光变得更加长远。
在旅途中,你会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习惯,你才能了解到,并不是每个人都按照你的方式在生活。
这样,人的心胸才会变得更宽广。
--- 余光中

****   ****   ****

 

  当我到达墨西哥城机场准备出关的时候,才发现我无法填写出关表。


  其中有一栏要求填写邀请人的详细地址。我脑袋“嗡”的一声。因为我和书非事先Email和电话联系那么多次,话题全部都是围绕注意事项,携带的必要物品等等。书非从未告诉我她娘家人的地址,而我竟然也忘记了询问。就这样一边随人群往前挪动脚步,一边想着解决办法。


  不巧的是,我连续给机场外的书非发了三个短信,她都没有回复。最后,我只好用英文写了一段话:“456我来探望朋友书非。她正在出口处等我。墨西哥”到了窗口时,我把出关表递了进去,泰然自若地微笑看着女官员。她竟然连看都没看一眼,拿起手上的印戳就盖了下去。我轻吐一口气,从容出关。小心逃过一劫,不试怎么知道?想象的困难,其实有时根本不费吹灰之力。

 

  那晚吃过晚饭,我随奇诺全家人围坐在饭桌前喝茶聊大天。灶台旁,我看见伊尔达大妈用大勺从自家的锅里舀出浓浓的牛肉骨头汤,盛进一只大陶罐里。不一会儿,奇诺走过去,端起陶罐准备出去。我好奇问奇诺去哪里。奇诺回答我说:送给邻居家的孩子。


  原来,邻居家抚养了七个孩子,可是前不久女主人跟着别人跑了,男人要忙着田里的活计,根本无暇顾及张嘴要吃饭的孩子,生活陷入了困境。于是,周围的乡亲就主动帮助这家人。伊尔达大妈每次晚饭多做一些热汤,多烙几张玉米饼,差遣奇诺送去给孩子们吃。


 类似这样的画面太多太多,它们好像变换的风景线,时常出现在我此次的墨西哥之旅中。旅行到底是什么? 它可以是单纯的对工作劳累之后的馈赠享受,放松休闲,也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进行。在我看来,旅行就是另一种人生经历和体验。它的先决条件必须是带着好奇的眼睛和敏感的心灵一起出发。


 旅游是游历人生的一个有趣过程,是乐趣,更是恩赐。调动起好奇心,把架子放下,把心放空,展现你应有的真诚。你若想了解谁,就一定一走近谁。有了这样的心态,语言沟通根本不是障碍。

 

  一个星期的墨西哥之旅结束了。 拖着装满毛毯的旅行箱,我重新回到坐落在硅谷的桑尼维尔的家中。书非和她的先生及孩子仍然在德德拉小镇度假。没多久,我便读到了书非的一篇纪实散文《德德拉小镇的中国人》,描述的是红花在德德拉小镇一周的旅行生活。


  在我的笔下,德德拉小镇的书非,无疑是女主角。而在书非的笔下,红花这个中国女人,第一次走进德德拉小镇,也最终成为她笔下的一道风景线。



德德拉小镇的中国人

作者:书非

 书非/牛姥姥的博客地址: http://blog.sina.com.cn/u/1310359587

 

   我离开家去墨西哥之前给红花打了个电话。她得知我要去墨西哥住两个月时立刻叫道:

  “你要去住那么久啊?那带上我吧!”听上去像是玩笑话。我说:

  “好啊,那就一起走吧,我们过两天就动身。”她说现在脱不开身,要等到七月初。

 “那也行啊,你什么时候来都行!到时候我们去机场接你。”我真是很高兴她来,到时候德德拉小镇就不止我一个中国面孔了。我只是担心她会不会习惯这里的生活方式,会不会喜欢这里的风土人情。


  红 花是我的朋友,主内的姊妹,也是我在博客网上认识的笔友。近年来她一直笔耕不辍,成为深受湾区读者欢迎和喜爱的基督徒博客作家。除了从事博客写作之外,她 还积极参与以基督信仰为基础的“天路客”广播事工,负责以美国青少年成长为议题的“硅谷回音”网站,同时也是湾区“中国人在硅谷”博客圈的主要管理员。


  我们到达墨西哥大约两个星期之后,红花打来电话,说是机票已经订好了,就在美国国庆节七月四日那一天。我挂上电话,奇诺在一旁看见我的神色,就说:“你看上去很开心吧,看来你的朋友真的要来咯?” 我的确很开心,红花说到做到,她说要来,就来了。


  不 过她只有一个礼拜的时间,有点紧。德德拉小镇离墨西哥城开车约两个多小时,既然来到墨西哥高原上,当然要在墨西哥城好好看看。首先位于首都北部的日神和月 神金字塔是一定得去的,还有瓜达卢佩大教堂、世界闻名的人类学博物馆、水上花园、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墨西哥著名壁画家迭戈。里韦拉的壁画艺术博物馆等都是不应该漏掉的地方。此外,计划中我们还准备带她乘公共汽车去最近的瓜乌特拉小城去逛一天,再花一天的时间上山去吃鱼,另外还需一天去田里烤肉骑马,还想去Morelos的州府Cuernavaca看看,据说很多外国人及墨西哥城的有钱人喜欢在这个城市买房作为第二居所。红花的时间斩头去尾也就剩下六天了。实际上,因为种种意外的因素,使得我们没能如愿履行计划的全部,成为遗憾。


  红 花一下飞机,第一个逗留的地方就是小吃摊,当时已是晚上十点左右,各家食铺都打烊了,司机埃德加说他知道有个地方开到很晚,建议我们去那里解决辘辘饥肠。 当时红花正在参加一个瘦身计划,已经坚持了一个星期了,她扬言不吃饭了,只吃水果就好了,然而面对端上桌的热腾腾香喷喷的Taco加 烤熟的仙人掌,她终于丢盔弃甲,在美食面前投降了,连声说:“好吃好吃!”接下去的一个礼拜,红花实实在在地生活在墨西哥人家中,比墨西哥人还要墨西哥 人,每吃完一顿饭,就怪我不仁不义,陷害她,使她在食物面前全线崩溃。事实上,我本来倒是担心她初来乍到,水土不服,建议她带些防止肠胃感染的药物,或者 绿茶叶(肠胃不适时可以喝浓茶)。结果,事实证明,我的担忧完全是多余的。


  看 来,红花是真的喜欢这里的一切。小镇朴素的生活,田园新鲜的空气,屋顶上似乎伸手可及的白云,柠檬叶茶、仙人掌等等,都让她赞叹不已。每天一大早,我还在 睡梦中,她就抱着电脑跑到伊尔达婆婆的厨房外的客厅里,缩在沙发的一角,身上披着一条米色的墨西哥人的大披肩,专注又勤奋地整理照片、敲着键盘,写她的博 客。她快人快笔,一挥而就,急于将她的所见所闻所感同她的博友们分享。


  到底是新疆长大的姑娘,热情、大方、豪放,她和当地人握手、拥抱;用刚刚学会的西班牙语跟人打招呼、交谈、开玩笑。相比之下,小镇上的墨西哥人倒反而显得拘谨、羞涩了。


   红花到达小镇的当天晚上,已是十一点左右。在平时,家人这时已经歇息了,因为他们早晨都起得很早。可是当晚,伊尔达婆婆和妹妹巧可都没有睡,她们知道我有朋友来都很高兴,一直在厨房里备着茶,等着。


  红花一到,就跟巧可一见如故,我想大概跟她俩的名字有关。因为巧可的学名是蓝花的意思,两人一听对方也是花,一下子就亲近了好多。


  就在她来到小镇的第二天一大早,我还在睡梦中,红花就和妹妹巧可一起跑到街上逛了一圈回来,带回来的收获是一大堆照片。她一边兴致勃勃地叫我来看她的照片,一边开始专注地编辑起来。我心中纳闷,她基本不通西语,究竟是怎么跟人家沟通的呢?


   很 多次,红花和我走在石板铺就的凹凸不平的街道上,迎面走过的人总会用好奇的眼光看过来,大方一点的人就会顺便道一句“日安!”我们当然也赶紧回答一句。人 家大概会想:我们这里怎么会有两个东方面孔的人?的确,这个地图上也难找到的德德拉小镇,也许从来没有见到过其他的中国人。而红花是第一个来到德德拉小镇 的中国客人(此时,我已经不再把自己当作客人了,应该算半个主人吧)。


  我们突发奇想,觉得在世界的角落上有这么一个可爱的地方,难道不应该介绍给更多喜欢山村风土民情的人们吗?平常说起去墨西哥旅游,人们就立刻会谈“墨”色 变,联想到毒品犯罪集团所犯下的种种可怕的罪恶,似乎是个应该避而远之的地方,而即便来墨西哥旅游,也不过是坐一下油轮,走马观花地经过某个海边城镇,卖 一些旅游纪念品了事;或是乘飞机来到一个著名的海滨游览城市观光一番,除了在海滩和旅馆逗留之外,也不敢深入更远的地方。


  可是后来我们转而又想,如果将来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个小镇,虽然会带来某种程度上经济的繁荣,然而这个驴马与汽车并行的地方,也会越来越拥挤不堪,人们 当然不会再对外地的游客投来好奇友好的眼光,山村宁静纯朴的生活也会被搅扰。到那时,人们难免会指责说:都怪当年来到我们这里的那几个中国人!这样一想, 我倒是宁愿小镇能够长久地保留它自己的特色和尊严。


   一个礼拜很快就过去了。到了红花该上飞机的日子。那天早上十点,司机把车开到家门口。红花与奇诺的家人依依惜别,短短的几天,她已经赢得了家中每一个人的喜爱和信任。车子开动的那一刻,我看到巧可和伊尔达婆婆的眼中闪着泪光。


  红花说,她下次还要再来。


书非居住在硅谷,是红花在网上结交的朋友,也是主内姐妹。她描写的许多墨西哥风情的文章,细腻真实生动,充满了生活情趣。

欢迎拜访书非/ 牛姥姥的网站,观文欣赏:http://blog.sina.com.cn/u/1310359587

 

————————————————————————————————————————

有网友非常感兴趣我在墨西哥旅游时买的毛毯。那么我就毫不吝啬向大家展示一番吧。

墨西哥毛毯,我最喜欢的是它们的图案和色彩。另外,大的毛毯既可以冬天铺在被子上加厚,也是很漂亮的装饰品。更何况,在墨西哥本土购买,价钱很合理,我是指便宜多了。



韩查SAT作弊,媒体斥国耻,全国考试取消学生或涌港应试

消息来源:

明报

韩查SAT作弊媒体斥国耻全国考试取消学生或涌港应试

韩国教育部昨对12间怀疑试前非法取得考卷向考生兜售的补习社,展开特别调查,涉事补习社可能面临取缔。受弊案影响,部分考生被SAT列入黑名单,禁考本周六的6月份考试。有留学专家分析,受事件影响,10月在香港举行的SAT公开试可能有人满之患。

 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 ,学术评估测试)是投考美国大学的重要参考条件之一。韩国执法人员今年2月突击检查首尔江南区6间补习社,怀疑他们从东南亚非法取得SAT试题,转卖给学生。负责考试的美国大学理事会(College Board)鉴于试题外泄,取消了5月4日在韩国举行的SAT公开试,连6月的SAT生物科考试亦取消。据报部分韩国学生将赴日本和香港应考,盼及时获取成绩申请赴美留学。

考生收警告「别接近试场」

美国大学理事会已发电邮给一些韩国考生,称「基于公平原则」取消他们6月的考试申请,并警告他们「不要接近试场」,否则会被监考员阻止。当局强调只有「少数人」禁考,他们亦不能出国到其他SAT试场应考,但可在下一期报考。首尔教育部官员昨形容,部分SAT补习社的道德操守问题「已达严重水平」,令「国家声誉蒙污」,使无辜考生受害。当局将对怀疑泄漏试题的12间补习社作为期5天的特别审查,泄题补习社可能面临取缔,东主亦可能被禁止开设新社。在本月SAT考试取消后,当局已下令两间补习社暂停营业,6间罚款。

12补习社疑卖试题受查

此外,全数63间位于首尔江南地区的SAT补习社,亦会在6至8月间受查。各SAT补习社需应当局要求,签署承诺书不会使用泄漏的试题。

根据国际教育机构(IIE)数据,韩国在2011至12年有7.2万学生赴美留学,是仅次于中国和印度的美国第3大大学留学生来源。由于入读名牌大学被视为事业成功或与豪门结成姻亲的踏脚石,很多韩国家长都大洒金钱让子女上补习社钻研考试技考,令补习社财源滚滚。

韩媒﹕家长学生出卖灵魂

 韩国对考试的重视程度,更可见于每年11月的本地大学入学试,当日所有军事训练暂停,连航机也要更改时间,确保考试宁静畅顺。因此当SAT宣布在韩国历史性停考,舆论一片哗然。《国民日报》形容,作弊问题已成为「国耻」。《中央日报》称,学生与家长为求高分「不惜出卖灵魂」,作弊「肯定会重演」。


把心放空 – 我的墨西哥之旅( 十五)

十四,再见,德德拉!


时间是一个奇怪的东西,它对每一个人都均匀分配,但是对于格外珍惜和留恋的事情,它的移动速度确实是太快了点。

 

在墨西哥德德拉小镇的闲散生活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书非似乎更舍不得我走,总爱掰着手指头数算我留下的日子,嘴里不断唠叨说:“你看,这也没去,那也没去,你难得来一次,真不想让你白来一趟。”

 

怎么会白来一趟呢? 书非的心情我很理解。其实,她嫁了奇诺并有了一双儿女之后,就自诩为墨西哥人家的儿媳妇,而我这个远道而来的红花,自然而然成了她的娘家亲人。她以主人翁自居,一心想把墨西哥最好的东西展现给我看。仅仅一个星期的时间,怎么可能看个够?

 

不过,我最庆幸的,是要感谢书非嫁了奇诺,不然,我怎么可以这么近地走进墨西哥人的家庭生活,认识伊尔达大妈这样朴实的山镇居民,并与他们同吃同住,享受一周把心放空的旅游生活? 全然自在,无拘无束,这是何等的美妙,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是花钱都买不来的享受。

 

来 的既是客,就有分别时。一个星期在我梦境般的体验中悄然滑走。临行的日期将近,我开始收拾行李。这才发现,来的时候只有一只托运行李,这要走了,东西突然 变得多了起来。我买的五条毛毯,无论怎样变魔术,都塞不进红色旅行袋中。书非慷慨地把他们自己用的皮箱拉到我的面前。这下正好,全部塞满。可谓满心满意, 满载而归。

 

因为飞机是中午的航班,必须提前两个小时到达机场,加上从德德拉小镇开去墨西哥城机场需要两个多小时,我们决定一大早出发。清晨,尼甘大叔和盖伊很早就上山干农活去了。“蓝花花”巧可、母亲伊尔达大妈、儿媳妇艾蒂披着坎肩等候在厨房为我送行。我一一与她们拥抱,表达着我真诚的谢意。她们三人拿出折叠成方块形状的绣花手帕递到我的手上,做为临别赠物。我的心呼地一下涌遍暖流,一下子竟然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送给我的三条绣花手帕,均出自伊尔达大妈、蓝花花巧可、儿媳妇艾蒂灵巧之手

 


   走进伊尔达大妈家之后,我才第一次发现,这个地方的女孩子都会做女红绣 花。放眼望去,她们家里的柜子上,茶几上,甚至厨房里,到处都铺着她们亲手绣的花样手帕。与中国绣花的最大不同,是她们所绣的图案简单平实,一朵花,一个 小动物,甚至几何形状的线条,都可以描绘在白色手帕上,手艺朴拙,流露出一种纯质、童趣和实惠,宛如她们天然纯朴的性格。

 

按照美国人的习惯,我把手帕一一打开观赏。表达谢意之后,我心直口快,不识时务地问了一句不该问的话:“这些手帕拿回家去,我做什么用途呢?”言下之意是,这三块手帕既不能挂起来作为观赏的艺术品,也不能用它擦汗,送给我岂不是可惜和浪费? 幸好伊尔达大妈她们三人都听不懂我在说什么。书非说:“墨西哥女孩子绣手帕,才不是用来做工艺品摆设的,它们是用来阻挡灰尘的。你回去摆在你家的电视上、茶几上,岂不是很有异国情调?

 

司机早已经等在门口,奇诺也在催促我们上车。汽车开动的那一刻,我回头最后一次向伊尔达大妈和蓝花花她们挥手告别。此时,我分明看见,泪光正在她们的眼眸中闪烁。

 

清晨的山林是如此的宁静,陪伴我们一路前行的,是苏醒的树木,玻璃般的草叶,还有静静矗立在云雾环绕中的波波卡特佩特火山。

 

墨西哥游记到此告一段落。谢谢!


每月免费法律咨询

名称:

FREE MONTHLY LEGAL CLINIC

地址:

1799 Winchester Blvd. Campbell, Ca 95008

FREE MONTHLY LEGAL CLINIC

On the first Saturday of the month, Hector Moreno, Jr. and Associates will be available for FREE legal advice and assistance relating to family law, criminal law, personal injury and civil/religious liberty issues. This service is available to anyone in need. First come, first served, from 8:00am to noon in the Koinonia Koffeehouse. For more information: 408-370-1500.


东西方“教育理念”之拙论

傍晚五点多,女儿告我,学校有一个颁奖仪式,她要去参加。两个小之后回家。

问:“我可以去看你授奖吗?”

女儿无所谓地说:“你想去就去,不去也没关系。我可不等你,我必须先走了。”

我不喜欢她对我这种态度,正好手头在忙别的事走不开,于是就没参加。

两个小之后,女儿拿着两张奖状和两条黄回了家。

女儿告我,一张奖状是因她在学校图书馆辅导员获得的“优秀辅导员奖”;另一张奖状是学分GPA过了3.5以上而获得的“优秀学生”奖。

女儿把东西放在桌子上就走开了。我拿着彩带和奖状看了看,替她收好。


——————————————————————————————

 

  生活在美国的朋友们,读了我的上述文字会说:“这算什么获奖。太普通平常了。真正优秀的孩子拿的奖项不下十个都有。这顶多算个安慰奖。”是的,你们的不屑 我理解,因为我的儿子开文,当年就是一次又一次登台,手上捧了一叠奖状。我当时兴奋得脸都笑歪了。但是家长们应该懂得,这些的所谓荣誉,并不代表一个孩子 特别优秀,另一个孩子就很糟糕。我们应该为所有取得进步的孩子鼓掌加油,不是吗?

 

我今天在这里啰嗦,不是要谈获奖,只不过想借题发挥,浅谈一点对东西方教育的看法,以及因为教育理念的不同,所行的果效也是天差地别。先声明,这纯粹和出于我个人观点,拙见而已。

 

我本人的受教育,是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完成的。从幼儿园起,一直到大学毕业,甚至走向工作岗位。

 

在我的记忆中,从我走进幼儿园起,就开始身处一个竞争的环境,而竞争对手,就是身边的同学甚至好朋友。


教 室里有一面墙,那里永远有一个名次表,按照第一名一直到最后一名,排列着考试成绩。受到表扬就插一面小红旗,而表现不好的话,就插一面黑旗或者把红旗拿 去。老师喜欢学习好的乖孩子,班干部也从这些人中挑选。家长也是如此,妈妈总是说“你看人家怎么能考满分,而你就是头猪脑子。下次考不过她,就别回来见 我。”同学之间也是充满了明争暗斗。记得读高中时,班里有个男生常在课堂上捣乱,扰乱别人学习,而自己每次考试都是名列前茅。后来才知道,他都是回家偷偷 用功,家里还私下请了老师吃小灶。

 

我 们就是在这种充满竞争的教育环境下长大。无形之中,心态变的扭曲和压抑,学会了暗自痛恨身边的同学,从未有过真正的安全感。我们不是嫉妒别人比自己优秀, 就是生怕自己的优秀遭来别人的嫉妒,甚至引来杀身之祸。所谓优秀的人,更是四面埋伏,腹背受敌。现如今,“嫉妒”这个恶果,更是吞噬了一些人的良知,非致 人死地而后快。清华的朱令同学铊中毒事件,复旦的同寝室毒死室友的悲剧,幼儿园牛奶下毒的案例,均滋生于人内心深处的罪:“嫉妒”。

“不要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的毒瘤,就是公然把教育变成竞技场,让孩子在里面厮杀冲出一条血路。它滋长着人性中的恶,很可怕。它犹如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 一下子就抓住了中国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态,并用所谓“爱”的名义,把孩子送上了一条看不见的竞争怪圈,从此在畸形的环境下“你死我活”地成长。哪里还有真诚?哪里还有帮助?哪里还有关爱?

 

  我本人非常痛恨这句话。我想问:是谁设立的这条愚蠢的起跑线?这条起跑线的标竿在哪里?孩子站在起跑线后面何去何从?那个吹哨子的人又是谁?他的目的是什么?不参加这场比赛又能怎样?

 

  可怜的是,我只看见,许多中国家长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无奈地被一根指挥部挥舞得团团转,而可怜的孩子,从此过早失去了纯真的童年,成长为一个毫无幸福感和快乐感的畸形怪胎。

 

  有一位教育学家说过,中国的教育,其实就是利用人性中“恶”的原罪心理,制定了一整套以“嫉妒”为轴心的教育体系。这种教育的直接后果,根本无法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孩子。他们要么过于自负,要么过于自卑,却缺乏做为人必须树立的自信,无法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感。

 

《圣经》中说:“心中安静,是肉体的生命;嫉妒是骨中的朽烂。” - 《箴言》1430

 

  西方的教育工作者,他们了解人性的善恶,所以,在教育方式和理念上,更多的是从发掘孩子的潜力,鼓励孩子的自信心,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张扬孩子的特性入 手,避免“嫉妒”带来的恶果,从而培养出身心灵健康的孩子。栽什么苗结什么果,种什么瓜得什么豆。最后孩子走上社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全部都是教育者精心栽 培的结果。

 

一,平等观念的培养

在美国,孩子从入学第一天开始,就没有所谓的“班干部”和“管理员”。老师对孩子一视同仁。教室四面的墙上,从不贴成绩排行榜,贴的是所有孩子的绘画和作文,一个都不少,也没有评分。因为在老师眼中,它们都是孩子的创作,是独一无二的,是最棒的。

 

二,个人隐私的保护

在美国学校,成绩好坏是个人隐私。家长与学校老师的沟通,全部通过Email 的方式互动。考试成绩各自带回家,用不着关注别人的分数。因为从小接受这样的教育,孩子养成了习惯,不打探别人的成绩如何,负责管理好自己就可以了。

 

三,自尊心的呵护

记 得我家女儿入学一年级时,因为出生日期的缘故,是班里最大的孩子。很快,女儿在许多方面,比如在阅读和理解力上,都略胜于同班同学。为此,我们曾经与校方 交涉是否让女儿跳一级,但是没有被批准。女儿知道我们在做的事,就告诉小朋友和老师,说自己要跳级了。后来事情没办成,女儿觉得很没面子。老师则拥抱着女 儿说:“你知道吗?是我舍不得你走。你那么可爱,又那么聪明,是老师的好帮手。”为了安抚女儿,老师想出的解决办法,就是在阅读课上,让女儿带领小朋友读 书,讲解故事内容,并在私下里另外开书单给女儿,用以增强她的阅读能力。一个老师,如此智慧地地呵护一个孩子的自尊心,令我们格外感动。

 

四,自信心的鼓励

13=?”在幼儿园,孩子经常会从课堂带回一张纸的作业。小孩子的回答也是五花八门。对于错误答案,老师的回答总是充满了鼓励和善诱:“一加一等于五,这个答案很有趣,老师第一次听到,哇,太有创意了。”“等于四?嗯,快要答对了。来,我们一起再做一遍,把手指头伸开。”

记得我的孩子在上幼儿园时,练习写二十六个字母,经常把字母反写,或者加减法混搭,从未得到一个“X”或者勒令重写十遍。

因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更懂得,从小培养和鼓励孩子的自信心,是构架一个灵魂的重要支柱,不可伤害。


五,诚实做人,不可撒谎

在 美国学校的入学手册上,对于诚实的条例是有明文规定的。比如不能作弊,不能帮助别人作弊,不能撒谎,等等。记得儿子在上小学时,有一次班级小测验,儿子做 完了试题,拗不过旁边同学的要求,把纸稍微移动了一下,结果就是两个人的试卷都没收,全部以零分处理。老师还专门写了信给我,解释了事情发生的始末,以及 这样处理的原因。果然,儿子吸取了教训,从此再也没有犯过这类的错误。

我 曾经为女儿上学迟到而苦恼。偶尔,我会打电话去学校请假,假称女儿身体不舒服。结果有一次学校打电话回来询问详情,不得已我只好说了实话。电话那头的老师 并未责怪我,而是提醒我说这样做是不妥当的,我只要讲出实情就可以,学校需要的是一份学生缺课记录,主要还是为家长负责。听后我很惭愧。

 

培养一个诚实的人格,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中国奥运会的假唱事件,在美国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在文字的结尾,我想再回到文章的开头 - 关于女儿的获奖。这件事情本身是一件非常平常的小事,我想强调的,是做这件事背后深藏的教育理念。它是值得一些国内的教育工作者思考的。

 

一,没有大张旗鼓,没有锣鼓喧天。为了不伤害没有获奖同学的自尊心,校方一般只给获奖人的家庭发祝贺信,而且时间选择是晚上。校方颁奖学生领奖,每个人都满意,大家同庆同贺,热闹收场,而没有获奖的学生,用不着在这样的场合感同身受。


二,奖励物品独特,是不同颜色的彩带。等到毕业典礼时,披红袍挂彩带,披挂彩带越多,说明这个孩子得到的奖励也越多,既不张扬,又令获奖人感觉殊荣,处理方式妥贴。


三,对于获奖,孩子拥有一份平常心,没有沾沾自喜,也没有攀比心态。记得我家儿子高中毕业时,校方为了奖励四年GPA成绩全部得A的优等生,曾经发通知邀请这些学生利用午餐时间到校长办公室与校长照相合影,结果没有一个人去参加。我问儿子为何不去,在我看来。这是多么荣誉的事啊。儿子淡淡地回答:“这有什么好炫耀的。每个人都有特长,GPA考得高,不能说明任何问题。”瞧瞧这境界。

 

教育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为社会输送怎样的人才?让我摘录一段中国著名教育家的话,做为我文章的总结。

 

“在教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的命运。”- 陶行知

 


手機20秒充電 高中女生發明錢景無限

消息来源:

世界日报

手機20秒充電 高中女生發明錢景無限

編譯組/綜合19日電
18歲高中生伊莎‧卡爾發明,只要20秒就可完成手機充電。(CBS新聞截圖)

18歲高中生伊莎‧卡爾發明,只要20秒就可完成手機充電。
(CBS新聞截圖)
 
 

今年的英特爾年輕科學家獎已於17日揭曉,奪得第二名的發明,是一項極具市場潛力的發明:目前正在全球流行的智慧手機,充電往往需要數小時,但是這項發明卻可在20秒至30秒就完成充電,而且貯存的電力會更多,使用時間也可大為延長。

這項發明出自加州18歲高中女生伊莎‧卡爾(Eesha Khare),她是位於矽谷的林布魯克高中(Lynbrook High)的學生。

英特爾獎的第二名,可獲獎金5萬元。伊莎對舊金山CBS電視台說,不敢相信自己可以得獎。不過,她的發明真的有點不可思議。

她將自己的發明稱為超級電容器(supercapacitor),這是一種只用很小空間就能貯存大量能源的裝置;除充電速度快,這種裝置還可以將能源貯存很長時間。

目前,一般的電池,只可充電1000次,但伊莎的發明卻可以充電1萬次。

在解釋這項發明的動機時,伊莎說,她的手機經常因電力耗盡而死掉,所以她希望改變這情況。

伊莎對奈米化學(nanochemistry)很感興趣,這次超級電容器的成功,增加了她的信心,她說未來將繼續研究奈米科技,希望能夠利用這項科技,推進不同的生活領域。

伊莎已經嘗試使用超級電容器去點亮LED電燈。她認為,超級電容器還有不少可以應用的地方,譬如不少行動電子裝置,都可以應用得上;超級電容器可讓這些電子裝置變得更方便,因此也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自由。

 


把心放空 – 我的墨西哥之旅( 十四)

 

十四,德德拉小镇的中国饭 炒面


  我在电话里问书非:“我马上就可以飞去墨西哥见你了。到底送什么礼物给你的婆家人好呢?”

  书非说:“你是我请来的客人,不用那么客气。你的到来就是最好的礼物。”

  我说:“那怎么行呢,第一次见面的。不然这样吧,我去给他们做一顿中国饭。包韭菜肉馅饺子怎样?”

  书非在电话那头不置可否:“你来了再说吧。等你。”

  终于飞抵墨西哥,终于见到了书非和她的婆家人。可是,却无法实现做韭菜饺子的愿望。原因是,这里从未有中国人出现,连个中国餐馆都没有。

  食材严重短缺暂且不说,伊尔达大妈一家人根本没有想吃中国饭的欲望。据书非说,以前她也兴趣所致做过一回,但是反映平平,她只好作罢。在我印象中,有人的地方就一定有中国菜。中国菜在全世界都是招牌,怎么就在德德拉小镇行不通呢。才到墨西哥,我想大显身手的积极性无情地遭受打击。真泄气啊。


  小镇唯一的农贸市场我逛了一回,简单到不能再简单。除了墨西哥人日常吃的蔬菜和水果摊,几乎看不见别的花样,只有一家小店供应美国食品,有罐头、巧克力、面包、饼干、通心粉,却没有一样中国食材。

  没有挂面,没有麻油,没有镇江香醋,没有白面粉,没有肉馅,没有白菜,更别提中国酱菜了。早知道如此,我从加州买过来带给书非嘛。这对于中国人来说,多不方便嘛。更让我跌破眼镜的是,书非告诉我,墨西哥人从来不吃韭菜!怎么会呢?奇诺说得很直接:“韭菜多臭啊。中国人怎么吃这个呢。”

  可是书非却很平静。她说,没有中国食品买,就买墨西哥东西来吃不也挺好的嘛,干嘛非吃中国食品。胃口是可以改变的嘛。听她这么说,我不说话了。为了爱情, 我觉得书非牺牲很多。连中国胃都能改,还有什么不能改呢?我很佩服书非的勇气。这个典型的南方女孩,因为爱情做出的决断,在许多中国人眼中,可以用惊世骇俗来比喻。但是她坚定执著,我行我素的品格,令我钦佩。

  韭菜饺子做不成了。我俩临时做了一个决定:做中国炒面,没有面条就用意大利通心粉。 这几乎是唯一墨西哥人欣赏的中国饭,其他诸如炒菜之类,墨西哥人一点都不欣赏。奇诺吃不惯中国炒菜,说像羊吃草,肉丝得用放大镜挑着才能吃到嘴里,很累人,还吃不饱。

  书非唯一不能改变的,是使用中国切菜刀。当初,她自带了一把中国式的菜刀来到婆家,把伊尔达大妈家的人吓了一大跳。本来以为书非会有啥大举动,却原来是大刀小用,让他们虚惊一场。墨西哥人不太理解,怎么那么大块头的菜刀,在中国人手中,切出来的菜那么精细,而他们使用的小菜刀,却只能切割成块,难免粗糙。

  在吃饭这个问题上,我佩服咱们中国人的讲究和精细,东西南北那么多菜系,酸甜苦辣咸,口味风格迥异。而墨西哥人啥东西都拿来用Totilla一裹,顺手抓着就能吃,虽然简单省事,却少了细细品尝。所以说,咱中国人心灵手巧,而墨西哥人豪迈粗狂,从吃饭来看,也不无道理。

 那天,我和书非特意去超市买来包心菜,还有火腿肉。回来后又是洗又是切,还霸占了伊尔达大妈的厨房,几乎锅碗瓢盆全部派上了用场,终于做出一大锅香喷喷的炒面。哪知道,当我们热火朝天忙碌的时候,尼甘大叔和盖伊从田地回来,又累又饿,等不及炒面,伊尔达大妈早已经把肉汤和Totilla卷饼送到了他们手上。等我们把炒面盛给他们时,他们拍拍肚子说:“Sorry 吃饱了。”

  奇诺也随着父亲和弟弟吃了母亲做的肉汤,但是他碍于面子,怕书非责怪,只好硬着头皮吃下一盘。其余人,也陆陆续续吃了一点,虽然点头说“好吃”,但是他们确实吃不惯,用叉子一根一根地挑面条吃,一副难以下咽的样子。离开的餐桌的时候,盘子里还剩下许多吃不完的炒面。

  我和书非干了大半天的活,见锅里还剩下那么多炒面,很失望。我们自己可是累坏了。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各自吃下两大盘子。书非两个孩子也给力,吃完了还盛。 完了,吃多了,肚子鼓得像西瓜,站都站不起来了。

  伊尔达大妈看我们那熊样,递给我们一杯柠檬茶,让我们清清肠胃。她安慰我和书非说:“不要紧的,明天早上让尼甘和盖伊放在饭盆里,上山当午饭吃,一准管饱。”

  我也忘记了,我还在减肥呢,这要是让牧童老师知道,不责怪才怪。

  坐在椅子上消化的时候,我和书非商量,德德拉小镇这样纯朴,犹如一个世外桃源, 如果落到咱中国人手里,一定会让它妙笔生花,大力开发,变成一座热闹的旅游城市,卖点就是波波卡特佩特火山,还有纯朴的民间风土人情。那时候,保证地价大涨不说,中国货立刻席卷这个保守的小镇:中国皮鞋,中国丝绸,中国中药,中国玩具,中国奶粉,中国地沟油。。。中国人还会把大片的农田改造成避暑山庄,别 墅林立。 到那时,一定会有数不完的中国餐馆,四川的,山东的,潮州的,广式的,。。。吃都吃不过来。

  “到了那个时候,墨西哥人一定都改变了他们的胃,不但喜欢吃炒面,还喜欢吃韭菜盒子改造而成的韭菜Totilla。那该多好啊。”书非闭上眼睛开始想入非非。

  “到那个时候,伊尔达大妈可要忙坏啦。家庭全部开发出来做旅馆用了。别忘记在墙上贴一张我和书非的照片。说明, 你是第一个来到墨西哥的中国媳妇,而我是第一个来到这里的中国客人。发掘德德拉小镇的第一人,是红花和书非。功不可没呀。”我说着说着也不禁心里乐开了花。

  我和书非一边打着饱嗝,一边揉着鼓囊囊的肚子,无限憧憬着一副壮观的《清明上河图》, 为德德拉小镇规划着一个美好的未来。。。

德德拉小镇的中国女人:红花和书非 

第 5 页,共 98 页« 最新...34567...最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