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页,共 4 页1234

“一心想成功会让我们输掉什么?”

看到华尔街日报的文章“ 一心想成功会让我们输掉什么?” 后最先想到的就是目前我们身边激烈竞争的升学环境,父母一心想要孩子成功进入名校,最后输掉了多少真正对孩子一生有价值的东西。

作者陈愉提到“这个社会让我们互相疏远。我们在一种过度地以成就来界定彼此的文化中长大,我们的教育体制只关注个人。从我们上学的那一刻起,我们受到的教导就是把身边的人看作名字和从高到低排列的数字。作为学生,我们的“任务”就是打败其他所有人。

我们的父母,真心实意地急于帮助我们做得比别人更优秀,总是劝导我们要以学习为重。其结果便是,我们学会了如何“思考”──至少从学术上而言──但是没有学会如何“感受”。我们从未学会表达自我。我们只记住了一点──我们的表现比我们是谁更重要。我们从未学习如何与自我保持联系,更不用说与他人保持联系了。

于是,从孩提时代开始,我们很多人就成长为情感麻木、对自我视而不见的人。毫不奇怪,当我们长大以后,我们会比那些在重视终生情感培养的文化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们,更难懂得和学会同理心。

Continue reading


10/24免费讲座:如何让我们孩子的教育更加创新、快乐和持久

Dear parents,

We would like to join us for a free parent-education event on Friday, October 24 in Los Altos.

In this event,  we invite four distinguished panelists to present and share with the audience about their experience and perspectives on how to raise and empower creative, happy and successful learners: ie, your child.  All graduates with advanced degrees from top universities, they also have diversified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as educators and counselors.

Another area that the panelists will discuss is where the colleges will be going in 10 to 25 years. Education is now changing dramatically: MOOCs, Minerva project, to name a few. How should our children’s generation – and all the other generations – prepare for the change?  (Hint: Getting into an Ivy League is not any guarantee of a good job or a good life anymore).

Here are the details:

PROGRAM:  Empowering Creative, Happy and Lifelong Learners

WHEN:  Friday,  October 24, 2014 from 6:00 pm to 8:30 pm

WHERE:  Los Altos, CA (Location will be provided upon RSVP confirmation)

WHAT  (A list of partial topics)

  • What should we learn in the Ivy Leagues but we didn’t?

  • Stanford in 2025,  Berkeley in 10 years:  How would the colleges change?

  • Why are creativity,  design-thinking, project-based learning important for your child?

  • How can I raise a happy child and what is mindful parenting?

  • What should parents do to empower the lifelong learning habits??

PANELISTS:

  • Heidi Chang,  Co-founder,  GetEdu.net | Stanford (MS) & Wellesley (BA)

  • Seth Linden,  Founder,  Tutorpedia Foundation | Stanford (BA) & Brown (MAT)

  • Min Tan, Counseling Program Director, Family Service Agency of San Francisco | Purdue (Ph.D)

  • Sarah Mummah,  Founder, DreamCatchers | Gates Scholar | Cambridge + Stanford (Ph.D)

MODERATOR:

  • Niandong Wang,  Founder,  Berkeley Chinese Business Association | Berkeley (MBA)

RSVP:  http://www.tinyURL.com/GetEdu

QUESTIONS?   Email info@GetEdu.net (Subject: October Event in Los Altos)

***********************************************************************************************

各位家长,

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参加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华人商业协会 (Berkeley Chinese Business Association) 举办的免费讲座。时间是 2014 年 10 月 24 日(星期五)的晚上六点到九点,具体地点将在您填写登记表格确认之后发送给您。

本次讲座邀请的四位嘉宾全部毕业于美国顶尖名校,包括斯坦福、剑桥、布朗、韦尔斯利女子学院和普度,他们的专业背景包括工程师、教师、咨询师、慈善机构和高科技公司创始人。他们将用他们的亲身教育和职业背景,和大家分享如何更好培养有创意、开心快乐以及成熟的学生。

另一个他们会和大家分享的是美国的高等教育和整个教育行业正在进行的静悄悄的巨变。也许您还没有注意到,网络教育已经从成人的职业培训开始蔓延到美国普通高校以及初高中的日常教育中,而且传统的大而全的美国大学正在被小而精的本科学院和其他非正统教育方式所侵蚀。十年后的斯坦福和那些所谓藤校,还值得大家悬梁刺股般去申请吗?

如果您感兴趣我们的话题,座位有限,请尽快在网上报名参加,具体细节见下:

讲座名称:  如何让我们孩子的教育更加创新、快乐和持久

时间:  Friday,  October 24, 2014 from 6:00 pm to 8:30 pm

地点:Los Altos, CA (Location will be provided upon RSVP confirmation)

议题:(A list of partial topics)

  • What should we learn in the Ivy Leagues but we didn’t?

  • Stanford in 2025,  Berkeley in 10 years:  How would the colleges change?

  • Why are creativity,  design-thinking, project-based learning important for your child?

  • How can I raise a happy child and what is mindful parenting?

  • What should parents do to empower the lifelong learning habits??

 

讲座嘉宾:

  • Heidi Chang,  Co-founder,  GetEdu.net | 斯坦福硕士,韦尔斯利女子学院本科

  • Seth Linden,  Founder,  Tutorpedia Foundation | 斯坦福学士,布朗大学硕士

  • Min Tan, Counseling Program Director, Family Service Agency of San Francisco | 普度博士

  • Sarah Mummah,  Founder, DreamCatchers | Gates Scholar | 剑桥和斯坦福联合培养博士

讲座主持人:

  • Niandong Wang,  Founder,  Berkeley Chinese Business Association | 伯克利工商管理硕士

免费网络报名:  http://www.tinyURL.com/GetEdu

征询或其他请发邮件给 info@GetEdu.net (标题请注明: 十月份的教育讲座)


转贴:【为什么美国孩子个个自信?】

这篇文章被转过很多地方,原出处不详。

【为什么美国孩子个个自信?】

美国的小孩,不管学习好坏、长得丑俊、高矮胖瘦,个个都是趾高气扬、活灵活现的,谁都觉得自己很特别,是个人物。换句话说,这些孩子都特别自信。

那么,他们的自信是从何而来呢?

一、父母无条件的爱使孩子自信。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自信,对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的肯定,从根本上讲是来自父母无条件的爱(unconditional love)。
什么是无条件的爱?

当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美国的父母会对孩子说:宝宝,无论你以后是健康还是病弱、聪明还是愚笨、听话还是捣蛋、漂亮还是丑陋、学习成绩好还是差,爸爸妈妈 都会永远爱你,养育你直至你成为独立自主的人。这就是无条件的爱。仅仅因为你是我的孩子,所以我爱你,和你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无关。

他们爱孩子,尽情地享受孩子的成长过程,享受孩子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用尊重、鼓励、欣赏、信任的态度对待孩子。有父母的爱在后面支撑,孩子在外面不管遇到了什么,都无所畏惧:“我爸妈爱我,肯定我。”他心里非常踏实,知道自己拥有取之不尽的力量,可以面对整个世界。

能做到无条件爱孩子的父母,他们本身也都是自信的人,对自己持肯定的态度,所以不会把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强加到孩子身上,或者把自己没有做到的事情逼着孩 子去代为完成。他们知道每个孩子各有特点,会鼓励孩子做他自己,扬长避短,相信孩子最终都会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的自食其力的人。

Continue reading


成功关键──智商还是性格

在培养孩子的问题上,美国的家长们正在经历一个分外焦虑的时期。现如今,在这个国家的各大城市,生活富足的家长之间争抢心仪幼儿园学位的竞争几乎到了角斗般 的地步。最近,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的两名经济学家把这种在早期学业成就方面的竞争称作“幼儿竞争”(Rug Rat Race)。每一年,这种竞争似乎都比前一年开始得更早,程度也越来越激烈。

家长的这种焦虑从根本上说源自所谓的认知假设这一观念。它鲜少被人宣扬,却是一个人们普遍持有的观念,那就是:如今要在美国获得成功,最重要的是取决于认知技能(即智商测试所测验的那种智力),而培养这些技能的最佳方式就是尽可能地多练习、尽可能早地开始练习。

这种认知假设显然是有一些勉强之处的。它所描述的世界让人信以为是线型的,是有投入就有产出的这样一种明确的情况:家中的书少则表示孩子的阅读能力差;家 长寡言少语,那么孩子的词汇量就少;你三岁孩子做过的数学作业越多,读小学时的数学成绩就越好。然而,过去十年来,尤其是近几年来,经济学家、教育家、心 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等各个不同领域的专家开始提出了一些证据,对认知假设背后的前提提出了质疑。

Charles Gullung
美国的儿童,特别是那些在比较舒适的生活环境中长大的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更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不用面对失败。
他们认为,在孩子的成长中,最重要的事情并不是我们在孩子人生的早期阶段往他们的脑袋中塞进了多少信息,而在于我们是否能够帮助他们培养一系列截然不同的 特质,它们包括毅力、自我控制、好奇心、责任心、勇气以及自信心。经济学家们把这些特质称为非认知技能,心理学家称其为人格特征,而我们其他普通民众通常 都认为这就是性格。

如果说有人处于这一跨学科新网络的中心的话,那就是詹姆斯·赫克曼 (James Heckman)了。他是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的一名经济学家,曾在2000年摘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桂冠。近些年,赫克曼一直定期召集仅限受邀者参加的经济学家与心理学家会议,这些会 议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涉及同样的问题:哪些技能与特质能够带来成功?它们在儿童期是如何形成的?何种干预措施可能有助于儿童做得更好?

Continue reading


你怎么看你自己 (ZT)

你怎么看你自己 (林治平)

她站在台上,不时不规律的挥舞着她的双手;仰着头,脖子伸得好长好长,与她尖尖的下巴扯成一条直线;她的嘴张着,眼睛眯 成一条线,诡谲的看着台下的学生;偶然她口中也会依依唔唔的,不知在说些什么。基本上她是一个不会说话的人,但是,她的听力很好,只要对方猜中或说出她的 意见,她就会乐得大叫一声,伸出右手,用两个指头指着你,或者拍着手,歪歪斜斜的向你走来,送给你一张用她的画制作的明信片。

Continue reading


硅谷回音高中生 近况报告

 

硅谷回音今年又增加了新的成员。从不同的高中来参与的高中生也增加了。他们已收集了更多的问卷,正在准备新的话题。准备在明年年初演讲。他们增加了关于升学方面亲子沟通的话题。

他们还需要更多高中生父母的survey。请点击 请有高中生的父母们帮个忙,谢谢! 填写 。


[网易]透视“重庆摔婴女孩” 暴力家庭催生暴力孩子

重庆摔婴女孩的新闻,让我们愤怒,让我们悲痛,更让我们焦虑。本该天真无邪的10岁女孩变成了残忍暴徒,对一个仅有1岁的弱小男孩施暴,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新闻回放:女孩电梯里摔打1岁半男童 疑将其扔下25楼

11月25日下午4点多钟,1岁半的男婴被婆婆误留在电梯,被电梯里的小姑娘抱起。电梯关闭后,小姑娘却把男婴摔到地上猛踢。男婴婆婆追到25楼,找不到孙子。小姑娘还拍拍老人说“阿姨不要着急!”之后,孩子被找到,浑身是血地躺在小区楼下,生命垂危。

监控拍小女孩电梯内摔打1岁男婴

从当日下午出事后到12月3日,原原一直处于昏迷之中,生命垂危。12月3日原原终于苏醒。小区电梯内的监控录像显示,一名小女孩摔打原原,最后将他扔出电梯。

10岁女孩向1岁男孩如此施暴,为什么?

Continue reading


Bill Gates和他妈妈的介绍 The Incredible Benefits of Introducing Others

Until recently, I didn’t know that Bill Gates might owe a chunk of his early success to his mom. It turns out that Mary Gates sat on the United Way board along with John Akers, who became IBM’s CEO. Mary suggested to Akers that IBM did not sufficiently appreciate some of the smaller firms in the computer industry, and eventually IBM started taking proposals from such firms, among them the fledgling Microsoft firm.

Mary Gates is an example of the best type of person you can engage: someone who already has a valuable network of his or her own. At the same time, you also want to help people who are just starting out; what goes around comes around.

Think of yourself as a talent scout. Never stop watching for people who might mesh in a good way with others whom you know.

Continue reading


从学琴谈孩子的兴趣和天分(学琴篇之三)

没能及早发现孩子的兴趣和天分,从而规划调整文体美的课外培养,是我们的一个遗憾。作为父母,我们没有多从孩子本身着想,而是盲目追随潮流,或者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想象给孩子做规划,影响了孩子的爱玩天性和其他可能的发展。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需要仔细观察才可发现,可我们没有做到。我们当然也很尽力,不怕花钱、花时间,总是创造最好的条件让孩子从小接受文艺的培养。但是这种种活动都事倍功半,相当的盲目。

别人的心理如何我不敢肯定,至少对于我这个爱听音乐的乐器盲,我对所有乐器都有一种崇拜,以乐器之王钢琴、乐器皇后小提琴为最。对会乐器的人我心存佩服(甚至嫉妒)。不仅是音乐家,对于所有的大小艺术家,我都仰视,牛人如马友友更是高山仰止。不会乐器是一辈子遗憾的事情。记得小时候曾一度学吹笛子,未得入门就停了。后来有机会学京胡,小学有精通京胡的一位王老师,曾表示愿意收我为徒,大概是手拙畏难,总之是没勇气跟他学。从此与乐器无缘。在大学度暑假为考研备考的时候,有一位小提琴手在宿舍楼穿着汗衫,每天汗流浃背地拉【梁祝】和【二泉印月】,让我百听不厌,沉迷其中,总幻想自己也是那拉琴的天外高人。


台大教授:最難的一課,我們卻沒教給學生

撰文者郭瑞祥/文;陳建豪/採訪整理

「老師,您可以幫我寫推薦信嗎? 這是我過去七個學期的成績單。」最近一位大四女同學來看我,希望我能為她撰寫申請研究所的推薦信。

看了她的成績,我嚇一跳,從大一到大四的過去七個學期,她每學期都是書卷獎得主! 在臥虎藏龍、會念書的學生比比皆是的台大校園,這並不容易,可見她多麼用功!

但我一開口,卻是潑了她一頭冷水,「同學,妳能不能不要繼續拿第一名?」「為什麼? 追求好成績有什麼不對嗎? 要申請國外的好學校念碩士、博士,難道不應該有好成績嗎?」面對她不解的神情,我請她在研究室坐下來,「讓我花一點時間,說個故事給妳聽好嗎?」

說實話,在台大教學十八年,我最擔心的學生,不是成績吊車尾的同學,反而恰恰相反,竟是每一科都拿第一名的傳統好學生,最讓我放心不下⋯⋯。

Continue reading


第 2 页,共 4 页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