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兴兴上学去(ZT by Xili)

这是我的一位大学时的好友写的。 经她的同意, 贴在这里。 说不定那天她也会安家在硅谷回音呢。

 

高高兴兴上学去

 

终于盼到了这一天,儿子上了大学啦!但回想起儿子的求学之路,却一时不知从哪里 说起···

中国的七年

由于我们夫妻都在大学教书的缘故,儿子从小就在大学的环境中长大。记得自从他会 说话起,他就说他要上“大”学,而不上“小”学。当身边的叔叔阿姨逗他,问他要上哪 个大学时,他总会说:“上哈佛大学”。当然那时的他并不知道这其中的意义,都是大人 们灌输的。不过儿子那时候看起来还真是块学习的料,他好静不好动,小小年纪就书不离 手。小小个人儿经常是靠在床上,翘着二郎腿,有模有样地“看”着书。 《三毛流浪记》叫那会儿还不识多少字

的他翻烂了好几本。再长大点,又迷上 了由日本的动画片改编的系列漫画书 《机器猫小叮噹》,而且从中国读到美 国,一直读到十二、三岁,甚至还把部 分内容翻译成了英文,以至于我从他身 上都能找到那凡事都要机器猫帮忙的大 雄的影子。

上学前班时,我们把他送去了一所“贵族学校”,目的是想用住校来让他的性格得到锻 炼,因为他的确有些太内向。但后来发现贵族学校只是生活不错,教学质量和素质培养都 谈不上。所以一年级又撤回来,上了西安理工大学的附属小学直到他出国。儿子如今对那 段小学生活的记忆是,老师会因为小朋友写错字而把作业本狠狠地扔到地上,再就是用书 敲同学的脑袋。而我却记得的是,老师什么都要孩子们背,从汉语拼音到二十以内的加减 全都必须背会,乘法口诀就更不用说了。老师的口号是:“一、二年级的孩子没有理由不 考双百”。儿子还算争气,期末还真考了双百,以至于他爷爷家选电话号码时,把 200 作 为了他家电话号码的最后三位而且使用至今。我非常高兴也非常庆幸儿子在中国接受了这 短暂的小学教育,给他打下了牢固的数学基础,致使他的数学成绩在美国一直“居高不 下”,而那扎实的汉语拼音基础,使得他来美之后的中文学习变得容易多了。

南达州的英语启蒙

1当儿子快满八岁那年来到美国时,英语自然是两眼一摸黑。除了会认二十六个字母 外,就只会说“Thank You”和“Good Bye”了。南达州(South Dakota)位于美国的西 北部,在我们二月中旬抵达那时,正赶上白雪皑皑,加上从没见过的空旷,使我们以为来 到了西伯利亚呢。我们所居住的 Huron 市是一个不到两万人的小地方,用美国人的话讲 就是 Middle of Nowhere (哪儿都不是),更不要提语言障碍和举目无亲带带给我们的巨 大冲击。但不管怎样,学总是要上的,第三天儿子就上了学。记得那天老公挂了一块牌子 在他胸前,上面写的是他的名字,电话和住址,以及中英对照的“我需要上厕所”、“我 想喝水”等等基本生活用语,以便老师和同学能帮助他。可怜了那些偏僻的南达州的老师 们,他们的学校还是第一次拥有一个中国学生,压根儿就不知道怎么教他,也没有什么 ESOL(The English for the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英语作为第二外语的教学计划。 美国大地方凡外裔聚积的地方都有这种计划)。没法教,也得教呀。校长亲自示范他如何 使用刀叉,还把他上高四的儿子及儿子的同学叫来,每天早上义务给他开小灶。那会儿不 管走到哪,都能听到有人喊“Tian”,因为全校的老师和学生都认得他,而且都乐意帮助 他。我在家里也猛下工夫,除了给他讲一本一本的“宝宝”画书外,还天天把那些简单易 懂的卡通录下来等他回来看。就这样,半年下来,他就和美国同学吃一锅饭了。那时候我 们光顾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图书馆,因为儿子发现那儿不但可以借书,还能借玩具。

儿子不仅在那里接受到了英语及美国文化的最初启蒙,更感受到了南达州人民的善良 与淳朴,对那里产生了浓厚的感情。 好在他倒也是个知恩图报的孩子,十 年后当他已是一个高四的学生时,

他主动给我们提出要回去看望南达州 的老师和朋友们。老爸老妈当然是为 儿子竟有这样一份感恩之心而欣慰, 一个“不”字没说,动用了十天假 期,耗资两千美金,风雪兼程五千英 里,从马里兰回到了休伦市,了却了 他的夙愿。这是后话。

难忘的纽约印象

来美 十一个月之后,由于他老爸要到大城市找工作,我们迁至纽约。经过测试, 儿子的数学和英语都上到纽约皇后区第六十八小学三年级最好的班。可他的感觉并不怎么 好。大城市的喧闹,拥挤的街道,随处可见的狗屎,都使我们这些来自偏远“乡村”的人 觉得不适应了。我们住的地方是皇后区的一个说西班牙语的人的集聚地,他的同学都是些 皮肤不黑也不白的南美裔孩子,相比于亚裔,这些孩子大都不怎么好好学习,一看班里来 了这么一位又乖又学习好的男孩,自然少不了欺负他。最可恨的是,有一次竟然有三个女 孩把儿子的一张数学卷子给改了,把原来是正确的答案全改成了错的,以至于连老师都不相信儿子能考出这种成绩来,不免要调查一番,并当场让他在黑板前公开演示,结果那三 个女孩被迫自己招认了,得到了校方的惩罚。就在这个时候,儿子收到来自南达州 “母 校”的一个大包裹,里面是他的全班同学做的祝贺他九岁生日的卡片和礼物,其中还有校 长本人送给他的一个电影录像带。记得当时儿子坐在操场的木椅上,一边浏览这些礼物, 一边哭得象个泪人。看着一个九岁的孩子感动地流泪,我这当妈妈的当然是心酸之极。我 知道那眼泪包含着思念,更包含着委屈。

好在我家不光是他一人不喜欢纽约。就在我家抵达纽约的第三天,连锅碗瓢盆还没 备全,就被小偷入室打劫了,而那一天正好是一九九八年的农历大年除夕。所以我们三口 都彻底地对纽约死了心,认定了纽约不是我们的“天堂”,而是“地狱”。老公赶紧把搜 寻工作的目光投向了外州,两个月后接到一家马里兰州的公司的聘书,于是我们在儿子的 “噢,我就要离开纽约了”的欢呼声中撤离了纽约。

马里兰小学里的尖子生

就这样,儿子 在三年级的下半学期又转学到了马里兰。记得那正是春暖花开的季 节,郁金香开得正艳。当我们再次看到空旷的草地,宁静的社区时,每个人的心都象那明 媚的春光一样温暖。儿子更象是从笼子里放出来的小鸟,欢快地上蹦下跳。此时的马州哈 唯郡(Howard County of Maryland) 公立学校的天才班(Gifted and Talented Program,简 称 GT,是学校对学习优秀者开设的高于同年级水平的课程)的资格考试已经结束。但通 过一天天的接触与考察,半个月下来,学校就来了信,通知我们说校方已经认可让儿子在 即将到来的四年级,所有的主课都进 GT班,问我们是否同意,我们当然是高兴 还来不及呢。儿子在五年级的马州通考 中,无论是数学还是英语阅读,都拿到 了排名高于 99%的好成绩。儿子在数学 GT 班里玩 24 点(一种数学游戏:随意 选四张扑克牌,任意运用加减乘除,最 后要得出 24。)更是出了名的。最后他 操着一张由老师推荐的所有主课都是 GT 的初一课程注册表毕了业。记得毕业时 老师让学生自己给家长写一封信,同时 家长也要给子女写封信。没想到的是, 儿子看完他爸写给他的信后,又流了泪,这是我第二次看到儿子流下感动的泪水。

在这里还要值得一提的是,儿子在此时的中文还好的很,我把从中国带来的一到五年 级的语文和数学课本全教给了他,他甚至还能读懂数学书上的每一道应用题。这都得归功 于他在国内那一年半的小学教育,使得他“汝子可教也”。

初中三年最难

3

人常说,上了初中的孩子,进去时是少年,出来时就是一个青年了。这正说明了孩子 们在这一阶段的变化。他们在这时进入了美国人所说的 Teenager(青少年)阶段,身体蹭 蹭蹭地往上串,性格上却充满了叛逆。我儿子也不例外。所以说“难”,到不是难在学习 上,而是难在我们的关系上。尤其是在我们这种中国家庭,家长和孩子之间本来就存在着 中西方文化的代沟,很难达成统一。中国

人向来是望子成龙,总想让他多学习,而 儿子却总想跟他的朋友们在一起,为此没 少发生矛盾。儿子的卧室门上至今还有他 老爸在气极时砸的洞呢,而儿子也因为我 们没有让他去参加朋友的 Sleepover(过 夜聚会)而气得一拳头把墙抡了一个坑。 再加上游戏对他的吸引力,那是比什么都 大。从 Game Boy 到最新的 Wii,儿子把 一代一代的各种类型的游戏机都收集齐全 的呢,有的是我们过年过节送给他的,有 的干脆就是死摸硬泡出来的,噢,Wii 是 人家玩游戏得的奖。除了电子游戏,他还 着迷于各种卡片游戏(Card Game),从十岁就开始玩 Pokemon (一种有由日本人发明的适 合于少年儿童玩的纸牌游戏,),十二,三岁又玩 Magic The Gathering(美国很流行的纸 牌游戏,大人小孩都可以玩。每次去书店,都能见到很多人坐在地上玩。儿子也是从他朋 友的爸爸那里学来的。)。高四那年冬天,一种叫“The Spoils”的新游戏又在美国问 世,儿子一上来就玩得很精,被称为是美国东部最好的 Player,不但为其写玩法心得,扩 大它的市场影响,而且还全国各地跑着去参加比赛,半年间就挣回六千美金的奖金。这又 是后话。

但玩归玩,犟归犟,他总还是知道自己的本职工作是什么,加上他的小聪明,初中三 年也还是拿了全 A 回来的。最让我们为他骄傲的是,在六年级他又通过了另一个数学天 才班测试,从七年级(初二)开始就被抽到高中去上数学。这个高中数学班只有二十四个 孩子,是从全哈唯郡的十八所中学选拔来的。他在这个班的最终考试中拿了全班第一,他 的老师 Dr. Colin 专门给我们来信表示祝贺。所以说他是全哈唯郡的初中数学第一名,大 概也不为过。这使得他一上高中就学微积分,那可是我上大学时才修的课。我觉得初中的 关键还是把学习搞好,为高中上高级别的课程打好基础。

女儿出生后,我再也没有时间和精力教儿子中文了,所以就把他送到了哈唯中文学 校,而且直接插班到八年级。儿子在那呆了一年多,初中毕业的同时,中文学校也毕了 业。八年级的李翔老师和九年级的王林波老师到现在还一见面就夸他呢。但只有我明白在 儿子的中文学习上有多少的酸甜苦辣,那不是一两句话能道清楚的。

高中选课

上了高中,儿子似乎比以前懂事了些,我们的矛盾也少了点儿了。一是因为我们觉 得他长大了,应该有人家自己的社交生活了,管的自然松了些。二是因为美国的高中一点 也不比中国的容易。美国的高中的确与中国的不同, 要不是儿子上高中,我们大概永远也弄不清不同 在哪。初三还没上完,他就拿回家一本高中课程介绍,还附带一封校长的信,信中告诉家 长如何帮助孩子们选高中一年级的课,而且有各科老师的推荐条或者说是建议,建议我孩 子明年在高一应选哪些课和每门课应选哪个级别(Level)。我一看,心想这不是大学的 教育体制吗?可不是吗,美国高中用的就是学分制,要想高中毕业,必须要学够多少学 分,而且有必修课和选修课。哈唯郡要求每个高中生学满 21 个学分才能毕业。这其中包 括英语 4 个,数学 3 个,科学 3 个,社会学(历史、地理之类)2 个,美术与音乐 1 个, 体育 1 个,健康教育 1 个,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 1 3 个,选修课 1 3 个。即使是 必修课,也不是人人都上一样的课。不象咱们中国,把同年级孩子们都集中在一个教室, 你是九年级你就学九年级物理,或九年级化学,不会因为你聪明或你的成绩好,就把你安 排到十年级去上课。可这里,情况却完全不同。就拿我儿子的高中来说吧,同样一门课, 却被分成四种不同的级别,由浅到深分别是复习(Review),普通(Regular),荣誉 (Honor),和天才班(Gifted and Talented,简称 GT)。有些主课还有一个更高级别 的,那就是“先修替代(Advanced Placement,简称AP)”,AP课都是大学级别的课, 是以后可以带到大学里去充当大学的学分的。所有课程的考核结果以 GPA(Grade Point Average,在校学习平均成绩,满分是 4.0)来展示。GPA 决定你在学校的排名,是大学 录取的重要参考标准之一。选级别高的课,如 GT AP 课,又被称为 Weighted Class (重量级课程),考到 B 以上,就可加分。话说回来,每个学生都可根据自己的水平来 选课。课选好后,还得和指导老师(Counselor)单独会面,经过他(她)的认可,看是 否与其它课冲突了 ,并给你几次修改的机会,最后才能固定下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 指导老师(几十人共用一个),这个指导老师要指导孩子们四年,全面负责每个学生的学 习计划以及后来的大学申请,确保每个孩子圆满完成高中学业,顺利迈进大学。所以虽说 你是九年级,但与你一起上课的可不一定全是九年级的同学。我们去参加“返校夜” (Back to School Night)时发现他的数学课里只有他和另一个女孩是九年级, 而其他的都 是高年级的学生。

高三(Junior Year)是最忙也是最关键的一年。这一年首先在十月份就考了 PSAT- –Preliminary Scholastic Achievement Test(预备 SAT),PSAT 是唯一的一次被称为全国 “统考”的考试,全美高中的几百万十一年级学生都在同一天参加这个考试。它的满分是 240 分,分语法、阅读、和数学三个部分。这个考试也叫 National Merit Scholarship Qualifying Test (国家优等生奖学金资格考试),所以这个试虽不会影响你升大学,但也 很关键,如果你能考到你本州的 99.5%,也就是千分之五以上的成绩,就能被列入 “National Merit Scholarship Semifinalist(国家优等生奖学金半决赛优胜者)。然后再凭个 人的平时学习成绩和课外活动参加 Finalist(决赛优胜者) 的评比。各个州由于教育水平 的高低不同,进入半决赛优胜者的成绩也就不同。马里兰州的分数一般在 220 以上。我儿 子以 223 的成绩险入。儿子的高中总共有连他在内的五个同学进入半决赛,而且最后都拿 到了决赛优胜者。有了这个 Finalist 可真是好处多多的,儿子曾收到五、六所公立大学的 来信, 就因为这个 Finalist 而愿意提供将近十万美元的奖学金,只可惜他没看上这些学 校,所以也就没有用得上。而他的一个同学就凭它上了一个 7 年制医学院连读,全奖, 给家里省了二、三十万。除了 PSAT, SAT SAT 2 的考试也都在这一年搞定。SAT 是 美国大学衡量高中生的标准考试,满分是 2400 分。其形式和 PSAT 的差不多,只是多了 一个写作。SAT 可早点考,如果考得不好,也好早注册四月份的第二次考试。美国学生很少会为考试而去“复习”的,最多也就做几道模拟题而已。儿子对我们建议的各种 SAT 复习班以及他那“托福专家”的老爸的应试技巧是绝对地不屑一顾,认定他考 2200 没问题,但如果要考更高点或满分,还得再多下几倍的工夫,他觉得划不来,声称要 “Enjoy my high school life(享受我的高中生活呢)”,所以也就从没见他在准备 SAT 上 用过功, 从没背过单词,从没查过字典。后来他真果考了 2220,分数不高,但那绝对是 他的真实水平。其实,SAT 分高点儿是好,但也不是多多益善,不如把省下的时间去干 点更有价值的事情去,以防被当成“高分低能而被名校拒绝”的典型。SAT 2 是指各科的 考试,涉及数学、化学、物理、二外、历史、地理等等,分量较小,只要一个小时就能做 完,满分是 800SAT (不管 1 2)不是统考形式的,在每年的十月到六月间,每月一 次,在各个高中举行,你可以选你觉得合适的任何时候考。觉得考得不好的话,还可重 考。把 SAT 2 放在五、六月份考最好,因为这时候正是期末,各门课刚刚学完,可以收 到趁热打铁之功效。儿子的 SAT2 考了数学、化学和物理三门,分数都很一般。与此同 时,高三也是 AP 课程最多的时候。AP 课程是大学级别的课程,在高中由经过认证的老 师, 按大学的要求教。其考试不是由各高中自己操作的,而是跟 SAT TOEFL 一样由 ETS(美国的教育考试服务中心)统一出题考的。通常大学要求 AP 成绩四分以上,才可 用来替代学分。AP 课程反到是要好好复习的,否则考不过的话,白白交了 86 美元的考试 费不说,也不能到大学充当学分了。儿子在四年间总共学了 9 AP 课程, 而且大部分得 了满分五分的好成绩, 获得了“国家级 AP 学者”的奖状。AP 课程的多寡和分数也是大 学录取的重要指标。

最让人可喜的是,儿子虽说在某一两个季度得了 B,可他总能很快地弥补,所以他最 终还是以四年每门课全 A 的成绩毕了业。他未加权的 GPA 4.0,全校并列第 1; 加权 后达到了 4.64,使他稳当地进入了全校的前百分之五(Top 5%)。拿全 A 可真不是那么 容易的,有时一个作业忘了交,或一次小测

验没考好,都可能会影响到年终成绩,因为 GPA 是从九年级一开始就慢慢累积起来 的,绝不是某一次试考好了而决定的。 它 是作业、课题研究、课堂小组讨论、小测 验、大测验、期中期末考试、及论文的综合 累积评分。实际上,孩子们对分数心中有 数, 只不过总是量入为出,有 89.5, (四舍五 入就是 A). 就绝不再下一点劲儿.

高中的最后一年,儿子说他一定要自己 开车上学,原因是他有一门课叫 “Intern”,也就是实习课,而这门课除了 在校内做些研究外,还要每星期出去“工作”五个小时。原来这门课叫 GT Intern/Mentor Program,是由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本人提出申请,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由学校专 门负责这个计划的老师在校外的公司或研究单位给他找一个指导教师(Mentor),来帮助 他对所感兴趣的主题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儿子由于喜欢生物课,所以选的是生物医学 方面的,具体地说是医药方面,因为他并不想长大了做医生,结果他得到一个去药店实习 的机会。他的指导老师是一个女药剂师,其工作就是在药店根据医生的处方给病人配药。 儿子每隔一天就得自己开车去“上班”,跟着药剂师及她的一帮女助手们学习配药,有时干脆就是数药片。(别看这药剂师,天天就是站在那方寸之间,可年薪却达十七万美元 呢。)但千万别以为出去就是放了羊,学校的老师可不是把他们交给实习老师就不管了, 而是要他们三天一汇报,两天一评估,末了还要写一篇论文,并在期末全郡公立高中实习 战果的展示会上做报告。儿子的论文选题竟然是“论中美的药品管理”,除了在网站上找 资料外,他还煞有介事地在电话上面试了好几个在中国医药部门工作的叔叔阿姨(都是我 们的朋友或朋友的朋友),每次还得把我们也叫上,原因是他的中文已不那么溜了。老爸 老妈又是帮着翻译,又是做笔记,惟恐儿子的论文不够分量。在最后的“谢师宴”上,我 们有幸见到了儿子高中本年度的所有实习生的“实习结果”展览,那真叫一个“领域广 泛”,有学盖房子的,有研究宠物的,还有研究体育学的等等。我想这一年的实习对儿子 以后的职业选择肯定是有着巨大影响的,不管是专业方向上的还是敬业精神上的。

课外活动

由于美国的高中和大学在乎的都是个人的全面素质,尤其那些顶尖名校更在乎什么 “领导才能(Leadership)”,所以光学习好、当个“书呆子”还是不够的,课外活动或 才艺特长显得同等重要。这就是为什么我老是说美国的高中一点也不比中国的容易。中国 的高中生只要关心自己的学习成绩,高考时只要过了分数线就成。可美国的高中生不仅要 管学习,还要考虑参加课外活动、做义工(即社区服务)、打工等等。想想一个人的时 间,精力都是有限的,又要完成学业,又要做这么多业余的事,不是那么容易的。相比于 国内孩子的“一考定终身”,美国孩子的“考”大学可以说是贯穿在整个高中阶段。因为 这么多的事都非一日之事,从九年级一开始就要从长计议,而一旦到了要申请的时候才发 现什么都没做,那就来不及了。殊不知有多少孩子,拿着 SAT GPA 的高分,却被名校 拒之门外,正是这些学业以外的事耽误了他们。我们坚信,儿子 的学习不会输给别人, 可说起课外活动,我们夫妻也是替他捏着一把汗。

儿子自小就不象是一个有体育或音乐细胞的人,我们当家长的自己就没这些方面的特 长,也怪不得孩子,所以我从没有想过要在这方面去培养和挖掘他。一来美国,傻眼了。 美国人对体育的喜爱是共所周知的,人人都在参与体育活动。而音乐方面,孩子们也好象 个个都会点什么乐器,经常能在等校车的人群中看到手提乐器的孩子。原来,一进入三年 级,学校就让孩子们选一项乐器,学校负责教些基本技巧,兴趣大的孩子,家里还请了私 人老师,所以就连小学都有自己的乐

队,初中和高中就更不用说了。好在亡 羊补牢,为时未晚,我们赶紧给儿子在 中国托人买了小号,从四年级的下半学 期开始让他也去乐队滥竽充数了。至于 体育,他还是一点兴趣没有,甚至连电 视里的 NBA 比赛都不肯瞄上一眼,也 就只好做罢。好在有一把小号在手,加 上初中三年的乐队磨练,他总算混进了 学校的“音乐界”。

7

进高中前的那个暑假,儿子接到高中 Marching Band(行进乐队)的考试(Tryout) 通知,没想到他还真进去了,算是他有了第一个课外活动,而且一进去就是四年,而这四 年不说是改变了他的人生,但至少也是影响了他的人生。Marching Band 就象我们在国内 看到过的军乐队一样,一边吹着音乐,一边变换着队形行走,要在展示各种音乐技巧的同 时,通过队形变换演绎出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按传统,Marching Band 是在每个新学年 开始的前三个星期就开始全方位、全天候的训练的。那可是八月份的天气啊,孩子们经常 是冒着华氏 90 多度的高温一遍一遍地行走,枯燥地重复着同样的动作, 手里还得一直高 高地举着乐器。没想到儿子却酷爱上了它,再怎么累,他都没有怨言,想想以前他是多么 痛恨体育锻炼的呀,这可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用儿子的话讲,Marching Band 是最好的 一项音乐与体育相结合的运动,至今我也不知道,是应该把它归与音乐呢,还是归于体 育。不管怎样,只要他喜欢就行,这大概也得益与他的老师。儿子很幸运,他和这位老师 同时进的 Marching Band。他的名字叫 Joe Fischer,刚刚从另一所高中调过来。 此人原来 是美国职业 Marching Band 的冠军出身,年纪只有三十岁左右,却有着一股子干事业的 劲。更重要的是他特能鼓动人心,他的战前动员和战后总结总能让这帮少男少女们心潮澎 湃,我从来没有看见儿子对哪个人这么佩服过。在 Mr. Fischer 的带领下,River Hill 高中 的 Marching Band 从以前的从没进入过州级比赛到 2005 年就取得了跨州比赛—ACC 第八 名, 2006 USSAB 全国第二名的好成绩。Marching Band 的训练每年要延续到十一月 底,即使上着课,也要每周训练 20 个小时。他们经常在星期六出去比赛,或参加表演, 一搞就是晚上半夜才回家。其实每个赛季也就只选一个谱子,演奏时间不超过 15 分钟, 但他们为了这台上的 15 分钟,一个赛季的训练时间却达 300 多个小时,总计行走 400 多 英里的路。最后一年,儿子总算是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当上了队长,算是与 “Leadership”沾了点边?之所以说 Marching Band 影响了他的人生,是因为儿子的确为 此付出了心血,他在此领会到了以前从未有过的团队精神,受到了毅力与耐力的考验。以 至于他的大学申请的论文(Essay)的主题全是关于 Marching Band 的,我想那论文一定 是他用“心”在写的,所以才感动了大学录取人员,让他一下子就被选中了。所以课外活 动不在乎是做什么,而是贵在坚持。我在这里还要提的是,儿子在 Marching Band 呆了四 年,他的爸爸也在里面呆了四年。只是爸爸在里边当义工,给儿子及他们的乐队服务,出 人,出力,出钱(当义工也要求统一着装,如果去外地比赛,还要自己掏钱出路费和住宿 费),出时间,号称 PIT 活计,就是干体力活,帮他们搬运庞大的乐器的。另外老爸还兼 任他们乐队的义务摄影师和摄像师,他拍的照片被编辑成册并出售以给乐队筹集资金,他 的照片也曾多次出现在乐队的广告上以及本地的小报上。四年来,Marching Band 走到 哪,老爸就跟到哪,但他一点也没有怨言,因 为我们相信每一份付出,都是会有收获的,事 实也正好证明了这一点。美国学校的许多活动 都需要家长的支持才能运转,其实这个过程是 互利的,大人不但有机会体会孩子的成长,同时也为孩子树立了极好的榜样。 儿子除了 Marching Band 以外,还有些其

他的课外活动。比如他曾是九、十年级的班级 学生会代表,他还是本校国家优等生协会 (NHS—National Honor Society )和国家法语优等生协会(NFHS—National French Honor Society)的财务部长,这些都是通过“竞 选”得来的。他也是本校马里兰州技术协会(Maryland Technology Society)和生态俱乐 部的骨干。他曾在我们郡公共图书馆做过两个夏天的义工,还在他妹妹的幼儿园的夏令营 服务过。他也去打过工,在一个五金商店当过收银员,挣过每小时只有六美元的工资。听 说大学录取时很注重你是否工作过,说一是考察你是如何打发业余时间的,二是觉得你曾 被大人世界所信任过,但这个能在录取过程中占多大的因素,就不知道了。儿子虽然数学 拔尖,但他却拒绝去“Math Team”(相当于数学俱乐部),用他的话讲就是:“我数学 好,并不一定就代表我喜欢数学。大好的星期六,一屋子亚裔孩子,做着哪些无聊又永远 用不上的数学题,多没劲哪!我不去”是啊,我们没有办法强迫他做自己不喜欢的事,软 硬兼施,拉拢腐蚀均没用。虽说我们单方面认为如果他肯定能代表学校参加些数学竞赛, 轻松拿些名次,保准对申请大学更有利。实际结果证明他的决策更正确些:亚裔孩子人人 数学好,人人会拉小提琴, 也就失去了制胜的法宝。

大学访问

高中所做的一切似乎都是为了能上一个好大学做准备的,这一点应该和中国是一样 的。但在中国大概没有“大学访问”或“参观大学”一说,至少我们这一代人没有经历 过。可在美国,大学访问却显得非常的重要。在美国没有“考”大学一说,而是“申请” 大学。你做了上述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大学考察你,可你也得考察它,看看它是不是你心目 中的理想学校。学校的地理位置、校园环境、招生人 数、专业设置、学校排名以及花费等,都要做到心中有 数。实际上从高二的下半学期起,就有不少的学校给儿 子寄来了印刷精美的介绍材料,此时的大学是处在供求 关系的“求”的一方,它们正在想方设法地吸引优秀学 生,各学校的网站也都是丰富多彩,还经常派人来高中 做专门讲座。但这些还是不能给你一个感官认识,你最

好还是去实际考察一番比较好。 我们一开始给儿子定的目标就是,要么上长春藤级

的顶尖大学,要么就上我们本州的公立大学——马里兰 大学。也就是说要么花钱上名校,要么不花钱上本州的 学校(我们坚信儿子的学习成绩拿马大的全额奖学金不 成问题)。在这个目标指引下,我们全家开始了大学访 问兼游山玩水。从 2004 年开始,连着三年,我们利用儿 子的三个春假和部分暑假,先后正式访问(小时候就参 观过好几个)了耶鲁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马里兰大学、达特 茅斯学院、康乃尔大学、宾州大学及杜克大学。各个大学也都欢迎家长和孩子们去参观, 几乎每天都开办“Campus Tour(学校游览)”和“Information Session(情况介绍)”两 大活动,甚至欢迎学生在学校过夜和听课。

我们访问的最后一个学校是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由于有一个朋友的孩子已 经在那了,所以这次访问就显得比以前的都有意义。除了参加了上面所说的两项活动外,儿子还在大学的宿舍里住了一夜,与大学生们一块儿聊天,一块儿 Party,一块儿熬夜。 第二天又跟他们一起听了一堂课,听说还一块儿在课堂上打磕睡,并在学生食堂饱餐了一 顿。他的感觉是,他完全是“他们当中的一员”了。老公还事先跟生物系的一个主任联系 好了,这个主任专门派了一个在读的博士生和一个本科生跟儿子面谈了一个小时,并一起 参观了他们的实验室。这次访问的结果就是让儿子一下子就迷上了杜克大学,立志要优先 申请杜克。杜克当年在全美排名第八,加上她的校园风景秀丽,我们也很满意,就一心一 地鼓励他。果真,儿子虽然也很喜欢康乃尔、普林斯顿同样在小镇上的大学,但他却放弃 了普林斯顿排名第一的诱惑,毅然把杜克放在了“提前决定”的申请之中,向它第一个发 出了申请。提前决定(Early Decision)或叫“提前申请” ,每人只能申请一个大学,一 般在当年的十二月份就会得到通知,申请人在申请时就要签一个协议书,保证一旦录取, 就一定要入学。结果一个半月之后他果然被录取了,看来他和杜克还就是有缘。

说起大学访问,不仅又想起儿子两岁就“立”下的“誓言”——上哈佛大学。有意思 的是 2001 年和 2005 年,当我们先后两次把他真正带到哈佛的时候,儿子看着那喧闹的都 市,满校园的红绿灯,那些几乎都有一两百年历史的破旧的小楼,以及校园导游那一副 “皇帝闺女不愁嫁”的盛气凌人的德性,怎么也提不起兴趣来,不管我们怎么激他,他也 不表态。果然他后来压跟就没把哈佛列进他的申请之内,一场“梦想”就这样彻底地破灭 了,也说明了“大学访问”是多么的重要了。

大学申请和录取

申请大学,是高四(Senior Year) 的重点任务了。每个学生先得准备一份漂亮的简历, 简历上要申明高中几年所做的一切。大学重点考察的几个方面是:GPA(成绩单)、课 外活动、社区服务、SAT 成绩(包括 SAT 1 SAT 2)、老师的推荐信、大学申请作文 (Essay)等等。高三一上完,GPA 已经不可能改变了,SAT 也基本考完了,课外活动及 社区服务要做的也做过了,没做的也来不及做了,总之这几样到此时已不可能有多大的变 化了,那么此时要下工夫的就剩下最后两样了。每个学生被要求有三封推荐信。一封是由 指导教师(Counselor)写的,另两封是由两个代课老师来写的。儿子找的是他的十年级 的英语老师和他的生物老师。这个生物老师非常喜欢他,儿子除了上过她的 GT 生物和 AP 生物外,还给她当了一年的助教。找老师写推荐信的技巧是要早点动手,不要等到所 有人都排成了队,老师就忙不过来了。再就是找很了解你和欣赏你的老师。另外就是是要 多跟指导老师联系,让他(她)对你的孩子有所了解,这样才会写的有所突出。 Counselor 会指导每个学生什么时候应该找老师和怎样给老师写求荐信。在英语课上,老 师也会指导孩子如何写大学申请作文的,但还是要孩子本人多下点工夫。

儿子经过一番研究和访问,最后把申请的范围缩小到七个。它们是 Duke University (杜克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普林斯顿大学)、Yale University(耶鲁大学)、 Cornell University(康乃尔大学)、Dartmouth College(达特茅斯学院)、Georgia Tech (乔治亚理工学院) 和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马里兰大学 CP 分校,简称 UMCP)。其中杜克是他的最想上的,准备作为“早期申请”,一旦录取就必须要去的。 马大是保底的。而乔治亚理工是我们的主意,原因是它的生物专业仅在杜克之后排全美第 三,万一杜克没录取,儿子又不想上马大,也好有个缓冲的余地,当然主要是看中了它的丰厚的校长奖学金,又不受约束,可以录取了不去上。由于杜克是“Early Decision”,截 止日期是十一月一日,而马大和乔治亚理工虽说不是早期申请,但他们都说如果想被列入 全额奖学金的考虑范围,都必须在十月三十日把材料寄出。其他的几所都是“普通申请 (Regular )”,而且要到元月一日才截止。所以儿子的工作重点自然就先落在了这三所 学校上。其实各大学的申请都大同小异,很多都用的是“公共申请表”(Common Application),在网上就可以下载。所不同的是每个学校还要你再写些小论文(Essay) 来陈述与本校有关的内容。在公共申请表上,有一项叫“Personal Statement”(个人陈 述),也就是我上面说的“大学申请作文”。这是唯一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向录取人员表明 除了学习,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作文(Essay)特别重要,一定要用心去写。作文 的命题很广,比如写一个对你有巨大影响的人或一件事;你所热衷的课外活动;或者任何 你感兴趣的话题。文章的形式也无限制。儿子的文章实际上并没有写什么大事,而只是描 写了在一个小雨淅沥的夜晚,他在 Marching Band 参赛之前的一段心理过程。在杜克的申 请附表上,他还需要再写一个作文叫“为什么要上杜克和为什么要上杜克 的工学院 (Engineer School)?”,由于有了访问的经验,这个作文写起来就得心应手多了。申请的过 程实际上是很花时间的,家长在此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是督促检查,确保不要出错,更 不要错过截止日期。而儿子却是能拖就拖,那三所学校的材料都是在最后一天的最后一刻 才寄走的,没少急得我们上火。其实孩子们都一样,儿子的一个同学有一天来我家,问能 否在我家上网把他的申请书在网上发走,原因是他家的网络坏了,而今天又是截止日期, 搞的我们哭笑不得,心想你们都早干吗去了?

学校里的的学业此时也不能放松,虽说成绩单已经寄出去了,但最后一学年的成绩也 还需要以后再补寄的。 由于太忙而主要还是能懒就懒,儿子抱着很强的侥幸心理,也可 以说极强的自信,心想着如果杜克录取了他,他何苦要再去花时间填表、写文章以及浪费 几百美金费(一个学校 70 美金左右)申请其它四所呢?因为 Early Decision 是在十二月中 旬就能有通知的,况且是跟杜克签了合同的。而万一杜克 没取他,他还有两个星期的时 间去准备这四所学校的 材料。我们说万一杜克没戏,圣诞节前后的两个星期你就等着受 苦吧。可儿子却笑着说:“我宁愿那样短痛两个星期,也不要现在就动手,把痛苦拉 长。”(这是他的原话,是不是很别扭的中文?)就这样,我们全家都把赌注压在了杜克 大学上。从十一月一日到十二月中旬的这段日子里,我们老两口天天都把心提着,一会儿 觉得儿子没问题,一会儿又觉得有点悬,我甚至把儿子的名字列在了本地教堂的“祈祷 单”上,祈求上帝报佑他能够如愿以偿。

这期间儿子自己倒是自信得很呢,直到他参加了杜克大学的面试。其实是否要面试也 是由考生自己选的,儿子选择了面试,是因为他觉得自己还算个“会来事”的人,面试可 能会给他增加机会。一天我们接到一个电话,自称是杜克大学选的要面试我儿子的人。原 来面试人都是杜克在各地的校友,而这位校友就住在我们镇上,他的小儿子正在我儿子已 毕业的初中就读呢。于是两人约好了在我们社区的一家卖早点的叫着“BAGEL BIN”的 店里见面。那天儿子衣帽整洁地准时到了那儿,见没有人等他,就先排队买早点,没想到 排在他前面的人正是要面试他的人!于是两人一人一杯咖啡就开始了一个小时的交谈。等 他回来,只见儿子耷拉个脑袋,不那么自信了。一问情况,才知儿子被对方的身份给唬住 了!原来人家是两家大公司的 CEO。我问他那人都提了些什么问题,他说很多,只记得 有一问是“为什么街道上的下水井的盖子不设计成方的,而设计成圆的?”我问他整体回 答得怎么样,他说马马虎虎。我赶紧安慰他说:“别担心,儿子,虽说他是 CEO,但你只是一个高中生而已,他不会把你也当成 CEO 去期待的。其实面试主要看你是怎样的一 个人,和各种情况下的反应能力,答对答不对都不重要。”我自信儿子在这方面不会差到 哪去的,如果杜克不要他,那一定是别的地方出了毛病,还是让我们接着祈祷吧。

就这样一直等到了十二月中旬,老公是天天到网上打探消息。十二月十四日的下午六 点钟是在网上发榜的时间,老公那天早早地就盯上了电脑屏幕。六点才过两分,我在单位 正准备下班,就接到老公的电话,只听他大叫:“Honey, let’s go to cruise(老婆,让我们 去坐豪华游轮吧!)”我一听就叫喊着蹦了起来,给了我老板一个猛烈的拥抱,向同事们 宣告我儿子考上杜克大学了!原来我们全家早就约定,如果儿子被杜克录取了,我们就利 用圣诞节去豪华油轮上度假。我们如愿以偿了!儿子成功了!感谢上帝!

二零零六年的圣诞节,我们全家在阳光明媚的加勒比海度过了一段最轻松、最愉快的 时光!

结束语

儿子“考”上大学,而且考进他理想中 的学校,我们的激动当然是难以形容的。辛苦 养育十八载,今天总算是看到收获了。这十八 年,我们曾分享过他每一个细小成功的喜悦, 更为狠铁不成钢而伤心流泪过。如今他要 “飞”了,飞到更为广阔的天地里去了。我再 次衷心地祝愿儿子一路走好,就象我在他的高 中毕业贺卡上写的:“儿子:祝贺你今天终于 高中毕业了!在我们的鼓励、呵斥、伤心与骄 傲的陪伴下,你走完了你人生的第一个里程 碑,我们为你高兴,儿子!今天你毕业了,明 天你将载着尚未丰满的羽毛去畅翔你的未来。 请你记住,爸爸妈妈的祝福与爱心永远伴随着 你,大胆地去飞吧,儿子!”

 

Share the joy
  •  
  •  
  •  
  •  
  •  
  •  
  •  
  •  
  •  

15 Responses to 高高兴兴上学去(ZT by Xili)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