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MIT美女MBA自杀真相:曾经的优秀换不来对未来的希望吗?

>转她之前写给学弟学妹的文章,悼念一下独立思考,规划未来,建立正确求学理念》

>4.jpg高燕定按语:从我的博客上,大家对郭晏均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她毕业的那天,我请她为中国的莘莘学子写篇文章,讲述她在求学道路上的思考和经验,给后来者以借鉴。毕业典礼之后,她与父母一起穿梭于美国各地度假,在繁忙的旅途中写下了这篇长文。我相信,这篇文章不仅对于即将出国留学的学生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对于即将在中国上学的大一新生、在读大学生以及高中生,也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我很感谢她用这篇文章,帮助我为很多给我来信的家长和学生解答了很多问题。2001年夏天,我从深圳实验中学只身来到美国参加哈佛大学的暑期教程,修大学一年级化学。一晃五年,我站在毕业典礼颁奖台上以电子工程专业,数学和化学两个副专业的“学校荣誉”毕业(University Honors),获工学院学者称号(Engineering Scholars), 并是工学院两名最佳毕业生之一。我即将加入花旗公司投资银行部,开始在曼哈顿做分析师的新生活。在此,回首五年异国他乡作为小留学生的经历和父母教导的一些人生理念,只希望这篇文章可以为后来的学弟妹们在为未来奋斗的征途上激发一些灵感。
b0790e0eea2549a58e2621c0ae368786.jpg 大学时期,是人生很重要的一个阶段。对于我来说,是发掘自己潜能,兴趣爱好和建立事业开端的阶段。我花了非常多的时间去思考去定位自己最终的人生价值:我这一生要成就什么才能最开心最满足,我要怎么做才能达到这个目的?人生的目标定了,就不容易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就会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打造自己的背景,就会独立思考,有意识有主见地做每一件事。大学仅有四年,毕业的时候,你会准备好迎接未来事业上的挑战吗?进了大学就好比从零开始,有些人四年之内打造出一份傲人的简历,找到满意的工作或者在学科研究上小有成就。而对于有些人来说,毕业等于失业,四年以后才感觉到茫然无措。许多中国的父母都叮嘱孩子要好好读书将来考上好大学,可是考上以后呢?大学仅仅是人生的开始,不是终结。
35791e04a6f349dba9c6ea6203a32669.jpg 大学四年最重要的一件事,或许是专业的选择了。从小到大,我的兴趣就很广泛,发掘和领悟世界的各个层面对我来说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我希望,暮年之时,有能力研究天文和物理,梦想能够坐宇宙飞船上太空,希望能有时间有能力创作视觉和听觉方面的艺术作品,更希望在没老的时候能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呢?母亲说,路要从宽往窄走。大一的我曾经是化学专业,曾经要转行建筑和视觉设计专业,最后正确评估自己能力之所长,决定学电子工程,决定先从商。除了自身能力限制之外,为什么要先从商而不是走学术或者是艺术的道路呢?因为只有经济独立了以后,我的艺术品才不用为了销路而创作,我的研究才不需要以经济回报为目标,我才能有资本做教育慈善事业。可是,要从商,为什么不学商呢?大部分的商业是跟工业有关系的,电子工程和化学的背景可以让我有能力学习理解大部分电子、电脑、通讯、生化甚至机械和能源领域的产品。而商学院的知识却是完全可以通过实践和工商管理硕士的课程弥补的。选择投资银行分析师的职业作为事业的第一步,就是为了弥补商业方面的知识。因此,独立地由全局思考专业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在你选择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想清楚,你到底听说过多少个专业,你真的适合你现在的专业吗,这个训练过程对你的将来合适吗?

<ignore_js_op>7d2c90ed37a040a2899f3b119e4b4426.jpg
父亲是商业人士,他总跟我说,在美国求学的这些年里,你要完成你的知识结构和人事结构。我花了四年半才毕业,足足修了168个学分,就是为了完成我自定的知识结构。在大一的时候我已经在上大三的化学课,大二已经罕有地做了化学系的助教,本来可以三年毕业的我因为从商的决定要重新决定选课的范围和内容,就是为了尽量充分准备毕业以后的知识结构。从商是一个需要全面知识的行业,因此在兴趣广泛的我看来也是最有意思,最具有挑战性的职业。作为国际学生,如果说在国内基础知识打得牢靠,加上中国孩子原本刻苦耐劳的学习作风让我的知识构架的建立过程相对容易的话,建立人事构架却是尤其困难的。
<ignore_js_op>5aa36cfde5f844ab969cb935ed5c6080.jpg
我把人事构架分三层,一是人生导师,二是朋友,三是社交圈。作为想从商的年轻人三者缺一不可。出门在外,朋友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国外的小留学生,没有了父母亲友的蔽护,如果没有朋友在各方面支持就更是举步维艰了。另外,从商最重要是人,大学时代建立的牢固的友谊会让你拥有一批可以信赖的未来事业上的合作伙伴。我第一次实习的公司里,正副老总就是大学时代的好朋友。社交圈的重要性体现在信息量上。认识的人多信息量就大,而最正确的选择往往建立在庞大信息量的基础上的。作为留学生,融入美国社会是尤其困难的事情。可是何谓真正的美国社会呢?社会都是分层次的,在德克萨斯A&M这个四万多学生的大学里,学生也分精英层、学者圈、普通学生和低层次的喝酒逃学甚至吸毒辍学的学生。我们需要谨慎地选择自己所在的层次。许多小留学生在国外交友不慎误入歧途,或者因为交友的局限性限制了自己的视野和机会。刚刚进入新环境的小留学生切忌自闭,一定要广交朋友睁大眼睛看世界,多听取过来人的意见,但是要保持自己的思想独立性。我有许多朋友比我的年纪大,都是我各个层次上的人生导师,这些年里有许多决定都是听从了他们的意见,其中教育家高燕定先生为我指明了许多道路和在美国发展的理念。作为青年人的我们一定要认清楚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尊师重教,谦虚谨慎。所幸A&M大学也是很注重这方面培养的,在大二的时候参加学校秋季领导才能交流会(Fall Leadership Conference),曾任中情局局长的校长就教诲我们拜求人生导师(mentor)的重要性。他半开玩笑说,他由一名小职员做到中情局局长,就是因为他最后一位导师是老布什。大三的时候,我有幸作为唯一的国际学生选入了18人的05届未来国际领袖学院(The Academy for Future International Leaders),有机会与多名国际性着名大公司的校友高层讨教一些人生理念,生意经和世界观,才逐渐对商界和美国精英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3f495320242945b08046fb3608640cfe.jpg
十几年前带领摩托罗拉进入中国市场的Richard Younts是前摩托罗拉亚太地区总裁。他不仅是老校友、电机系的老学长,作为中国荣誉公民的他,还是郭晏均“一对一”的人生导师。

大学的意义除了以上两点之外还有更多的层次。在A&M大学之前,我在哈佛大学读暑期班,毕业的时候,以班里总成绩第二结业的我还是选择在 A&M大学读本科。其实,综合排名当年勉强进入前50的A&M大学每年都有非常优秀的毕业生进入华尔街、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各大石油公司、科技性公司;被长春藤的研究院、医学院和法学院录取,也有学生荣获美国最高学者荣誉奖。这所大学好的毕业生跟长春藤学校的本科毕业生丝毫无差。学术修为固然重要,可是本科四年,更是学生给自己定位的四年,是打基础的四年,是培养素质,建立人生观和增加人生经验的四年。A&M大学工程系排名全美只有前15名,可是这所综合性公立大学给学生个人素质培养的空间却是无限的。

现代社会里,有许多高收入的工作并不需要本科学历,而有许多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本科毕业根本干不了。本科究竟学了什么,而本科毕业究竟是什么概念呢?我想,投资银行招人的理念可以阐述这一点。分明是金融方面的职业,这些公司却在专业上不设局限,东方艺术系的,政治历史系的,工程系经济系的通通都招。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只在寻找拥有强的学习研究能力,性格好,吃苦耐劳,成熟稳重,心思缜密,有独立思考能力,很强的逻辑分析能力的毕业生。他们认为只要了有以上素质,这些毕业生经过合理训练就能成为优秀的银行家。作为事业起点的铺垫,A&M大学提供的培训和机会有过之而无不足。

拿我的经历为例子,除了学术外,为了有意识地了解美国社会和培养自己的性格,我在大一的时候参加了大学独特的军乐队(Aggie Band),接受了一年的Corps of Cadets ROTC美国军事化管理。结业的时候,除了拿到军校最高奖学金之外和获得唯一的乐队新生学习优异奖之外,我2分钟可以做88个俯卧撑,13分钟能跑2英里,还学会了许多实用的军事技能。记得父母常感叹上山下乡对他们能力和个性上的锻炼对他们现在事业上深远的影响,教育我年轻人该多吃点苦才能有所作为。我常跟朋友说,军校虽然很辛苦,可是要是到了A&M没有领教过军校我一定会很后悔。

军校以后,因为高中和大一的学业底子打得好,大二大三的时候,我的主要时间是做学生活动和各种工作和实习。这些经验对未来找工作或者升学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一定要有选择有意识地决定自己要如何打造这些背景。我的一些经验包括担任代表3500人的亚裔学生总会的会长,因为作为Academy成员为海啸赈灾召集全校二十几个学生会募集了上万美金而被老布什接见,在全国第三大物理超导磁铁实验室做实验助理,也在三个国际性大公司做过实习。除此以外,学校还提供了许多机会让学生领袖参与学校的政策决策,培养学生大局着眼小处着手的能力。我在过去的两年里定期参与三名副校长的不同建议班子,通过自己的知识影响学校方针,同时也受到了学校高层氛围的熏陶。对于今后目标是从商的我,学校的这些机会更是让作为国际学生的我有机会接触美国社会,了解了决策层的一部分运作模式。

大学四年多的培训带来了我事业上一个满意的起点。总结起来,思路明确,仔细打造背景,和刻苦努力应该是我顺利完成学业并顺利过渡到人生下一个阶段的重要因素。多跟过来人讨教经验,谦虚谨慎,以诚待人,尊重师长,办事踏实也是年轻人应有的重要素质。衷心希望以上文章能给学弟学妹们有所启示,祝学业事业一帆风顺。

MIT 官网信息:
MIT community mourns the loss of Sloan graduate student Heng ‘Nikita’ Guo

October 29, 2012

MIT community mourns the loss of Sloan graduate student Heng ‘Nikita’ Guo

Heng ‘Nikita’ Guo

October 30, 2012

Heng “Nikita” Guo, 28, a graduate student at the MIT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 was found deceased on Friday at her off-campus residence in Cambridge.

A native of Shenzhen, China, Guo had lived in New York before enrolling in Sloan’s MBA program in 2011. She was expected to graduate from Sloan next year.

The state Medical Examiner’s office has not yet given its determination of the cause of death.

“At this most difficult time, our hearts go out to Ms. Guo’s husband and her family,” MIT President L. Rafael Reif wrote in a letter to the MIT community. “Such a loss of a promising young person is intensely painful. I encourage you to reach out to those around you.”

The Institute’s full range of student support an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is available to all members of the MIT community. Barbara Baker, the senior associate dean for students, says students can also turn to their housemasters and graduate resident tutors (GRTs) for support, as well as resident advisors in the Fraternities, Sororities, and Independent Living Groups (FSILGs).

All members of the MIT community who feel affected by this death are encouraged to contact Mental Health Services at 617-253-2916.

The family asks that its privacy be respected at this difficult time. Those who wish to send flowers may send them to Wing Fook Funeral Home, 13 Gerard St., Boston, MA 02119, where a private funeral service will be held on Saturday, Nov. 3.

----------
转帖另一篇:
题记:
郭衡,这个优秀的中国留学生度过了她能做到的“完美”的一生。在她的有生之年,她是中国学生们的偶像,也是中国家长们羡慕的对象。她完成了父母和老师为她设计的人生背景,在她走进世界级的精英群体时,她倍感压力,觉得自己“除了中文之外别无优势”;当她想要完成自己设计的人生时,她发现自己很难做自己。最后,她用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28的郭衡短暂的一生几乎是“求学”一生。所以,她的死与她所受的教育有着必然的联系。下面我转载一条网站新闻,并在后面点评。

明心学堂:耿 俊

转载并点评关于郭衡的网络信息:

MIT才女郭衡(郭晏均)为什么要自杀?弱肉强食价值观教育下的人生悲剧

据麻州验尸官办公室10月30日提交的死亡证明显示,上周五(26日)在剑桥市的公寓死亡的麻省理工学院(MIT)中国女学生郭衡(Heng Nikita Guo,音译)是上吊自杀死亡。他的丈夫周五晚发现她的尸体。

28岁的郭衡出生在中国兰州在深圳长大,2001年移民美国,2006年获得德州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电机工程学士学位。毕业后搬到纽约市,在曾在华尔街的投资银行、私募基金及对冲基金工作过,2011年进入知名的MIT斯隆管理学院(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就读,原本预计在明年毕业。

这些经历到底带给郭衡什么样的体验?她在这些体验中获得了多少快乐?媒体没有写,但这些光圈和名相,就让已经出国和即将出国的中国留学生羡慕了。为什么不追问一下?为什么不去思考和了解更多?被动的接受已有的信息,会对我们造成哪些影响?由于我们不习惯于思考,不去关心光圈和名相下的人本身。由于人们习惯了关注外在的东西,关注华而不实的东西。所以,即使很多信息已经提供给我们,但我们不去思考和推理,难以得到更多的真相。

个性外向 自我要求高

据MIT中国学生表示,郭衡很活泼外向。根据她在社交网路LinkedIn上的资料显示,在大学期间,她参与了德州农工“未来国际领袖协会”(The Academy of Future International Leaders)、校长亚洲顾问理事会和该校的军乐队。她在中文部落格中描述了参加德州农工的军乐队的情况,“从半个俯卧撑都做不了到一年之后2分钟能做88个俯卧撑,从最多能在校运会跑一千五百米然后会累得虚脱半天,到13分钟能跑两英里。”虽然如此,她后来还是因为亚洲人先天体格的弱势不得以退出了军乐队。“……自豪地跟别人说,我当年各个考核指标都是女生里最强的,我自以为是地跟别人抱怨军校(乐队)的恶劣环境,人的智商低,军校(乐队)训练的浪费时间和我更希望在校园推广多元文化和国际影响等等借口。”“然而,这些都是我自己给自己编造的安慰自己的真实的谎言。我其实是个逃兵,我撑不下去了……”

当郭衡拼命去“证明自己”的时候,她自我挑战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为了做女生里最强的,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不断出现新的目标,更高的目标,难道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做追赶别人的事情吗?以有涯随无涯,殆矣。郭衡的死证明了庄子揭示的真相。也证明了她内在缺乏自我价值感。无法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需要从外在寻找“证据”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这使郭衡觉得很累,当她进入MIT这种世界级的精英群体之后,她呆的时间越长内在的压力越大,自我价值感不断降低的她最终采取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也就不足为奇了。

就读MIT 忧心无法与世界精英竞争

虽然在许多人眼中表现优秀,但郭衡在进入MIT后,发现自己只是一般。她在部落格中写道:“在麻省理工商学院,跟世界的高级人才比,我唯一的优势就是一口流利的中文。我的同学们不光工作认真勤奋,并且十分高效和考虑周到。不光学业和工作的专业程度让我无法胜出,而且我发现他们很会说话和做人。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知道不动声色地达到他们的目的。”

“…更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同学回家以后关起门来干的事情。因为练功上个学期有的时候我也可以睡得很晚了,沾沾自喜的同时才发现我的许多同学凌晨三四点钟照样给我发电邮。我在跟他们了解更多以后,才发现许多人都是校际甚至国家级别的运动健将或者艺术家。这些国际上真正的精英们在各个领域上抗衡,其领域远远高于工作和学业之外。….”

“我终于发现,想要改变世界有多么地困难,就连想要保护我的家人和朋友都有多么地困难。自古以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我是否能够跟这些人竞争?当年的我 连美国农民都领导不了,今年我要领导麻省理工的同学一起做一个大型能源展览,我是否能够做成一件在国际上这么微不足道的事?”

郭衡的感受摆出了一个事实:中国人眼中的精英,一旦进入世界范围的精英群体MIT之后,却发现自己处处不如人,就算再努力也比不上别人。我认为导致郭衡比不过其他精英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错解生命的价值。郭衡的成长是被规划的,目的是为了在社会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大学仅有四年,毕业的时候,你会准备好迎接未来事业上的挑战吗?进了大学就好比从零开始,有些人四年之内打造出一份傲人的简历,找到满意的工作或者在学科研究上小有成就。而对于有些人来说,毕业等于失业,四年以后才感觉到茫然无措。”一件事情如果从根本上错了,那么过程再完美结局也不会令人满意。郭衡所接受的教育关注的是如何通过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来过上更好的生活。给她人生规划的人没有告诉郭衡:获得更好的生活是为了什么?换句话说,人究竟为什么活着?只是为了生存吗?停留在物质层面让自己生存得更好,郭衡已经胜过了无数的人,但是她的精神层面却不快乐。尽管她装得“很开心”,但她的内心却总在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人类社会里面的真知,我今年才勉强找到门。从这一刻开始,做到世界级,每一步都将非常艰难。”一个靠赢得别人、取悦于父母导师来证明自己价值的人,永远也比不上一个靠超越自己、取悦自己来实践自己价值的人更加快乐。从后者的角度,郭衡应该快乐且幸福才对。而从前者的角度,郭衡只有死路一条。

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尽早的、彻底的独立,成为他自己——成为“我”。一个成为自己的人,不会因为别人强过自己而感受到压力:如果别人的强不是自己想要的,她会祝福别人;如果别人的强也是自己所希望的,她会尽自己的努力去超越自己而不是为了追赶别人。当他做到超越自己,他会满足,因为他知道外在的一切都是镜子。

郭衡完美的成为了父母和她的人生规划者们期望的郭衡。当她想要成为真正的自己时,受到了来自父母和导师“充分替她着想的阻力”。这使得想成为自己却又不知道该怎样做的郭衡非常为难,最后选择了死亡。这就涉及到下面的问题:

2、 郭衡的成长之路违背了“先成人后成才”的顺序,她用自己的死证明了做人最重要走进内在而非停留在外在世界。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的就是要在人生最重要的7岁之前开始教孩子“做人”。而做人的基础并不是知识技能的教育,而是心理素质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郭衡发现“我的同学们不光工作认真勤奋,并且十分高效和考虑周到。不光学业和工作的专业程度让我无法胜出,而且我发现他们很会说话和做人。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知道不动声色地达到他们的目的。”郭衡感受到的不足恰恰是她的教育规划者们没有教给她的内容。否则以郭衡的聪明和用功,是不会学不会的。28岁的女人应该开始相夫教子了,再耗费经历去追赶别人在十几岁时就已经掌握的能力,显然是“不合时宜”,难怪郭衡灰心丧气了。在我们学堂,孩子的心理和行为教育一直是放在知识和技能教育之前。童蒙养正最重要的就是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具备了这些,孩子大一些的时候再去学习他感兴趣的知识和技能,至少不会出现郭衡这种“先成才未成人”的悲剧结局。

3、 美国的精英群体在中小学阶段接受教育的是“匪夷所思”的教育,中国的留学生根本无法进入。网上有一篇流传很广的文章“我们的孩子正面临什么样的对手”,提示了一些信息:美国精英中小学的孩子们十几岁已经走遍30多个国家,在校学习时每天5个小时的作业量(当然不是像中国孩子的作业反复做重复的内容,而是需要发挥阅读理解和创造力的内容),与家长平等分担家庭责任和家务劳动,一群十多岁的孩子被家长送到原始森林呆一周……而中国的孩子,在家不用动手做事,在外面玩都不被允许,更不要谈生存能力训练,在体制学校接受填鸭式的教育,学习充满谎言的教材……郭衡所受的教育也许强于普通中国孩子,但是与西方童年时期的精英教育相比,从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方面造成的差距,都已经不是凭她个人努力所能追赶的了——这不仅是郭衡的悲剧,更是全中国人的悲剧。

优秀的人可以按自己的理想去实现自己,而不必要求别人认可。这样她才能自由自在的做自己。否则会为了平衡各种关系而倍感压力。郭衡的死就与此相关。当郭衡进入MIT之后她已经有了强烈的“追不上”的感觉,内心的无力感很日益增强。而一个真正优秀的人至少应该具有独立的自我价值感,懂得自我尊重,不会因为这些外在的压力而无法自拔。

热爱中国 不满中华传统文化遭毁灭

自称是一位“很自豪的中国人”,郭衡今年6月3日在一篇名为“真实的谎言的”部落格中,感叹自文化大革命后,传统文化流失,“而我们就变成了既不配称为华人也不能成为西方人的Chinese”

由于自认为身体素质不如西方人,为了改变身体素质,郭衡开始向校内的一名犹太人学习太极拳,并获得了成效,但她很自责自己无法劝身边的华人学习太极。

“很遗憾,我写了这么多博客,做了这么多工作,花了几万美金做网站,研究可行的商业模式。这真可笑。我到现在为止甚至没有办法激励起身边一个中国人踏踏实实练功,我甚至没有办法让我团队里的一帮留美的博士硕士踏踏实实练功。”

在部落格中,郭衡还写道:“…连年的战乱,文化大革命,妖魔化传统功法等等运动让这些有本事的师傅们都消声灭迹了,而这一代统治阶级对中国文化的根本性摧毁,比秦始皇焚书坑儒来得更猛烈。我们自己把我们自己的文化都葬送了,我们还有什么?我们是中国人,连明朝时期尊称的国术都不懂, 除了长得一样之外,应该已经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华人了吧?”

郭衡看到了中国人今天这种状态某些根性问题所在——丧失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又缺乏新的文化支撑。郭衡除了忧心忡忡,并没有说出其他。历代的毁灭反应出中华民族哪些特点?看看《中国人史纲》,再看看文革期间中国人对待自己的亲人朋友的残暴和令人发指的行径,你不得不说中华民族并不是所谓善良勤劳的民族,而是一群残暴、懒惰、唯利是图的“疯子”。推荐一个专门研究当代中国史的学者博客http://blog.ifeng.com/category/1399605_116017.html。作为一个中国人,面对这样的民族现状,我们能做什么?如果我们不能改变别人,至少让人性善良的一面,人性光辉的一面从我们自己的身上散发出来,也许会让更多的郭衡看到希望,而免于一死呢?

在部落格最后,郭衡忧心地写道:“今年是龙年,我依然用着这传了五千年的宝贵文字纪录我的人生。在我生日之际,我真心希望所有龙的传人能够睁开双眼,看看我们所面对的真实世界,客观地分析一下我们民族的未来在哪里。”

Share the joy
  •  
  •  
  •  
  •  
  •  
  •  
  •  
  •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