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与不见,我都在那里(五)

 

 

肖建城又在青砖旧楼前站了一会儿,才转身往回走。那一时刻,他有一种很享受的感觉,特别美好。虽然也伴随着一点苦涩,但是生活的元素就是这样组成的,他觉得理应如此。

 

  两边的梧桐树叶上落满了水珠,晶莹剔透。他总感觉雅萍或走在他的身边,或正躲在某棵树的后面,寻找机会,等他一走近就把那些水珠抖落在他身上,然后哈哈大笑地跑开。

 

  肖建城的脸上满是笑意,脚步不由自主地轻快了起来。这种年轻的感觉真好!

 

  晚上,老同学们设晚宴隆重欢迎肖建城。在这样的场合,肖建城常常会有时光穿越的感觉。一方面,在座的老同学包括他自己,都已步入人生的另一个里程碑,待人处事自有驾轻就熟的干练成熟;另一方面,回忆起那些青涩的学生岁月,仿佛就在昨天。虽然他们中有些人并不原意回忆那段刻板、苦闷和枯燥的军队生活,但是在肖建城的心里,因为珍藏着对雅萍的美好记忆。这份记忆是清凉、温暖、温馨、柔软的。所以,G城读书的四年也就没有那么的不堪回首。

 

  毫无疑问,在老同学们的心目中,他现在是功成名就的。但是,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他获得这些所谓的荣誉,所付出的代价也不是他们中的任何人所能想象到和经历到的。

 

  当初,他以全优成绩大学毕业,选择却是去最艰苦的地方。在那个鸟不生蛋的山沟里一呆就是四年,一千四百多个日日夜夜,独自面对孤独和寂寞。再后来,他与地方部队的一名女兵相爱结婚,人还在蜜月当中,就又被派驻国外好几年。要说作为个人,他的牺牲是不用说的,但是,军人的选择,就是别无选择,以服从命令为天职。钢铁应该怎样炼成,肖建城自己最清楚。

 

  这么多年下来,肖建城在履行职业要求的同时,尽量保持真实的自我。他认为,只有懦弱的人,才找各种理由抱怨,而成功者的磁石,靠的是真挚、乐观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热情。肖建城在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的过程中,不断挑战着自我,建立自信,一步步走到今天。

 

  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有一道看不见的生命轨迹,肖建城虽然有超越他人的天赋,但是这与他来自军人家庭是分不开的。

 

  肖建城的父亲是老中医世家,祖辈行医。后来,日本人打进江西老家,几乎杀光了村子里所有的人。而那时,他父亲因为正在县城上中学而逃过一劫。家已不能回,正好一支国民党部队路过,他便弃学从戎,开始了走南闯北的军旅生涯。后来,他父亲偶然在部队路过的一个地方捡到一本中医线装书,便自学起来,加上家庭熏陶,很快,他父亲从帮助战士治小病开始,最后当起了军医,成为终身职业。战争是残酷的,在战场上,他父亲曾经因为需要拿起过枪,站到过最前线,九死一生。后来,在朝鲜战场的后方医院,他父亲结识了他的母亲,组合了家庭。

 

  解放初期,许多人都进京领功加赏,他父亲却淡泊名利,和他的母亲一起,把家安在了东北一座偏僻的小城。在这座小城,他的父母自创了第一家有规模的医院,并设立护校,培养医护人员,深受当地人爱戴。在文革时期,当肖建城父亲的许多战友都含冤而死的时候,他们远离政治中心,被当地善良的人们保护起来,又逃过一难。

 

  肖建城出生时,在他上面已有三个姐姐。因为他是父母亲在中年时意外获得的儿子,所以视如掌上明珠,几乎把所有的精力和希望都倾注在他身上。可是肖建城并不是一个乖顺的孩子,而是调皮捣蛋,很难管教。但是他又聪明过人,令老师刮目相看。

 

  比如,老师在讲台上演算数学题,步骤还没列完,他已经在台下把答案公布了出来,演算步骤比老师的还简短。又比如,他能跟着收音机里的“跟我学”自学英文。自以为是的时候,便挑战英文老师,找老师的语病,把老师逼得哭哭啼啼去校长室告状。高二那年的夏天,肖建城带着一帮男孩子躲在医院后面的仓库外抽烟,结果没有熄灭烟头,引起了火灾。虽然没有烧光医院,但是医院的仓库顷刻之间被烧个精光,只抢救出几架黑黑的铁床。

 

  此时,肖建城的父母才猛然意识到,儿子几乎长大成人,而他桀骜不驯犹如烈马的个性,已经无法调教。那年,肖建城十八岁,正好赶上W工程兵学院到这座小城招募新学员。肖建城的父母毫不犹豫为他报了名。就这样,这个在自然环境下成长、管束很少的无知少年,走近了军营这所特殊的大学,一读就是四年,最终被改变成一名合格的军人。

 

  肖建城从酒席回到房间,已经深夜。他再一次查看手机,仍然没有雅萍的短信回复。

 

( 图片来自网络。。未完待续)

 

 

 

Share the joy
  •  
  •  
  •  
  •  
  •  
  •  
  •  
  •  
  •  

One Response to 见与不见,我都在那里(五)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