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透视“重庆摔婴女孩” 暴力家庭催生暴力孩子

重庆摔婴女孩的新闻,让我们愤怒,让我们悲痛,更让我们焦虑。本该天真无邪的10岁女孩变成了残忍暴徒,对一个仅有1岁的弱小男孩施暴,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新闻回放:女孩电梯里摔打1岁半男童 疑将其扔下25楼

11月25日下午4点多钟,1岁半的男婴被婆婆误留在电梯,被电梯里的小姑娘抱起。电梯关闭后,小姑娘却把男婴摔到地上猛踢。男婴婆婆追到25楼,找不到孙子。小姑娘还拍拍老人说“阿姨不要着急!”之后,孩子被找到,浑身是血地躺在小区楼下,生命垂危。

监控拍小女孩电梯内摔打1岁男婴

从当日下午出事后到12月3日,原原一直处于昏迷之中,生命垂危。12月3日原原终于苏醒。小区电梯内的监控录像显示,一名小女孩摔打原原,最后将他扔出电梯。

10岁女孩向1岁男孩如此施暴,为什么?

一个10岁的大女孩,一个1岁的小男孩。本该都应各自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童年。然而,2013年11月25日在电梯里的一次偶然相遇,却改写了两个孩子的命运,一个成为了残暴的“恶魔女孩”,一个身受重伤生命垂危。这只是一个偶然吗?网易亲子特邀心理专家阿达丽老师分析这一事件,从后续新闻中陆续曝出的事件片段中,透过现象看本质,看看为什么花样年华的女孩会瞬间变成“恶魔”?

  

阿达丽:在暴力环境中成长的孩子 将用暴力来释放压抑

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想起了一位法师回答一父亲的一段话:

父亲:请问法师,我的小孩不听话,不爱学习怎么办?

法师:您复印过文件吗?

父亲:复印过。

法师:如果复印件上面有错字,您是改复印件还是原件?

父亲:沉默…

有人替答:改原件。

法师:应该原件、复印件一起改,才是最好。

父母是原件,家庭是复印机,孩子是复印件。

孩子是父母的未来,同时,父母也是孩子的未来。这名小姑娘成年之后,是否会有幸福的人生,谁都不知道,但是她的人生已经蒙上了阴影和斑渍,却是我们都能预想得到的。因为就从她的“原件”,作为一名父亲极其不负责任的言论和态度就能推断。

记得有位母亲,从儿子3岁多就善于在儿子不听话和犟脾气上来时打孩子,逼迫孩子“服从”,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打的一次比一次严重。3年后的一天,她告诉我,她从今天起,再也不敢打儿子了。我问怎么了,发生什么事情了吗?她说:“你不知道,今天出门因为没有同意儿子的一个要求,结果在卧室门口对峙的儿子突然冲过来给了自己一巴掌。其狠度、其眼中发射出来的恶毒的光芒,足以杀了我。我害怕了,终于真正意识到了自己长久以来打他的真正恶果。我再也不敢了。”

如果,事件中的小姑娘,能有这个男孩的勇气,能把平时积攒的愤怒和压抑,用对待这个无辜小原原的方式,还给她自己的父母时,也许,她的人生就能改写。

很多人都对这名小姑娘为什么会有如此恶毒的行为心存好奇,到底是心中什么样的恶魔,能让一个十多岁的女孩变得如此恐怖?

暴力家长催生暴力孩子。

孩子出生后,任何一个行为都是习得的,也就是说必须要有榜样的示范作用。孩子的接受力很强,敏感点也不同,有些行为一遍就能习得,有些行为需重复多次才能习得。能熟练,并无所畏惧地施展“扔、踢、打”等行为的孩子,一定是自身承受过这样的行为,才有可能展现出这样的行为。实施暴力行为的人本身,在内心深处一定是个曾经的被施暴者。

这一事件,再次给存有“棍棒教育”理念的父母敲了一个警钟。12岁前,是一个孩子的人格基本形成的阶段,成年后的一些极端的变态行为,都和童年阶段遭受的暴力伤害和极度压抑相关。有些网友评论说,这个女孩子基因里就是这样一个罪犯。这么说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曾有很多心理学理论认为一个人的人格是天生的。但自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横空出世后,使所有的人都意识到,我们在关注人格形成的先天因素之外,还可以关注另一个重要的人格形成因素,那就是成长的环境。

成长的环境对孩子而言就是家庭环境,说的再具体些就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新闻里女孩的父亲承认“自己和妻子平常会打骂女儿,多少对女儿的性格有影响”而且邻居称,小女孩的父母“平常很爱打牌,对小女孩缺乏关爱”,“小女孩家经常传出打骂声。”这么多的咨询经验告诉我,中国的父母一向是含蓄的,尤其是对自己做错的方面,如果他们能承认“平时会打骂女儿”的话,那频率就应该是“常常”“很频繁”了。父母打孩子,是没有任何理由的,如果打了孩子,还总标榜这么做是为了孩子好,那么这样的父母在潜意识中就是非常恶毒的,而这样的恶毒自然也会深深的根植进这名小姑娘的心中。

每一对父母,都无法掌控先天或者基因层面的因素,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掌控在关系层面,父母对孩子人格的形成带来的影响。

暴力家庭中,孩子最本能的保护自我的方式是“压抑”。

人作为复杂的有机体,天生就有一套保护自己的机制。比如幼儿会通过“追随强者”“压抑”“否认”等方式来保护自己,这类方式在心理学中叫做“心理防御机制”。孩子在比自己强大的父母面前,为了维护自己,让自己生存下去,最常见的保护自我的方式就是“压抑”。即把一些得不到满足的愿望和需求,硬生生的挤压到潜意识层面,让别人和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曾有这样的需求。

然而,任何的压抑,都需要表达,当遇到比自己弱小的个体,或者威胁和监管自己的因素不存在时,这些压抑的需求就会通过极端的情绪和行为通道表达出来。比如,新闻里提到:邻居透露,小女孩平常就有一些怪异行为。有人曾在小区中看到,女孩故意剐坏他人的车辆。多名邻居称,小女孩对比自己小的孩子很有兴趣,与其同乘电梯,她会一直捏小朋友的脸,直到把对方捏哭。

在学校,“受忽略儿童”更需要教师的关注。
当孩子进入小学,他们生理和安全这一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就会产生被集体和同伴认可的归属方面的需求。

老师评价这名孩子:“相貌普通,身材修长,在同龄人中个头儿偏高。在班级里属于比较乖的学生,“既没有突出的表现、也不会给老师惹事。”

从老师的评价来看,这名孩子属于班级中的“受忽略”儿童。这类孩子安静、乖巧、不惹事,但成绩也一般,没有什么突出的能力,很容易被老师和同学忽略。其实,这类孩子的心理比班级里的“受欢迎儿童”和“不受欢迎儿童”更需要关注,因为他们没有什么“极端”的方式能来吸引老师的关注,所以内心被关注的需求也会被自我压抑。

当一个在家庭里得不到家长的关注,时时还被粗暴对待的孩子,当一个在班级中也得不到关注和认可,学习和交往需求都需要压抑的孩子而言,找寻一个情绪的发泄和突破口就更显得迫不及待和危险。

事件还在调查之中,有人说,没关系,不用慌张,因为这只是个个案,只能算是偶然事件。

但是每个偶然的背后,都是必然的发展轨迹;每个个案的背后,看到的都是某一类群体的悲哀。在指责社会、教育之前,每一对父母必须先“看到”自己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必须为自己的教育行为百分百的承担责任。孩子虽然要靠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成长为一棵大树,但是最重要的幼苗阶段却是在家庭。

希望这一血的事实带来的悲惨事件,能给那些粗暴对待孩子的父母一些反思和改变。

真心为小原原祈祷,希望他能平安度过这场劫难,恢复健康。

Share the joy
  •  
  •  
  •  
  •  
  •  
  •  
  •  
  •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