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智能(二): 我是…?

情绪智能()

我是

       2003年暑假,Palo Alto 成长学苑EQ夏令营第一课,<<自我概念>>,十几位二,三年级的小朋友兴高采烈地参与接球并自我介绍的游戏,只有一位男孩儿从一开始就背对着我,一言不发。
 

       下一个活动是大家轮流躺在巨大的彩纸上,由同伴把自己的身体轮廓画下剪下来,然后从旧杂志上找到能代表自己的词语或图片贴在上面,如果找不到就拿彩笔写或画上。后贴到墙上,轮流介绍,让大家很快认识自己。

 

     那位男孩儿也和另一位男生合作,互相把身体轮廓画好剪下,但他的自我概念图上只有自己画的一张黑脸和一个大大的词:Evil!这和满教室墙上贴的色彩鲜艳的图片以及Brilliant!” “Cheerful” “Unique” “Fearless”  “Helpful”等词形成鲜明的对比。

 

     轮到他讲时,我抢先夸他听讲能力强,不然怎么背对着我还可以完全按要求把这个活动完成呢?他的眼睛瞪得圆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说他选择“Evil”就是因为总是被老师指出上课时坐不住,不专心听讲,打扰到讲课,被送到校长办公室。“是很多次哦!每天都有。”他强调。“我是坏孩子!”他不质疑地告诉我。

 

    课后我打电话向他妈妈了解情况,妈妈说他是在教室里自控能力差,在上学年曾被送到校长办公室两次,每次都要父母去谈话后才能回家。“但只有两次,他怎么这么夸张呢?”妈妈很纳闷儿。

 

    孩子怎么看待自己,形成什么样的自我概念,是情绪智能的基础。它和周围环境对自己的反馈和态度确实有很大关系,但同时也不可忽视基因的影响。孩子天生的人格特质(temperament)不 同,有的先天比较乐观,那在生活中就容易记住并内化积极的经历,比如哪次被表扬,哪次被同学邀请到家里玩,或哪次成绩好等,更容易积累积极的自我概念:自 己受同伴欢迎,老师喜欢,学习好等。但有些孩子先天比较消极,不光对负面的经历更敏感,如果父母或老师等反映太激烈,还会让他们夸大后果。

 

    这位孩子的妈妈承认,因为他哥哥从来在学校都是听话有加,所以首次因为负面的原因被叫到校长办公室,对父母的心理承受力是个打击。愤怒加羞愧,可能回家后 对他的训斥超出了寻常。孩子天生心事重,不能表达出来但对他内心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以至对自己的看法都蒙上了阴影,掩盖了自己其它很多优秀的地方。


                                                          *                                                   *                                                   *


     谈到自我概念/自我意识的形成,就不得不讲到“心理社会”阶段理论。这是由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Dr. E. H. Erikson1902-1994)于1950年在他的《儿童与社会》一书中提出的。他把人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分为八个阶段,每一个阶段解决不同的心理冲突,从不同角度形成自我。前五个阶段是关于儿童发展的,因为在我工作的十多年中反复得到印证,所以在这里提供给大家做参考。以下部分信息来自<<百度>>的翻译,我编辑并佐以实例。

 

婴儿期01.5岁)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这期间孩子完全依赖外界的照顾,并开始认识人了,当哭,饿,尿布湿了或孤单/害怕时,父母是否满足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因素。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 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Dr. E. H. Erikson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

 

       Harry Potter的故事中,妈妈的爱在他婴儿时不可思议地保护他不受Lord Voldemort的攻击,对现实生活中婴儿的发展很有寓意。人生的第一年,父母给孩子的远远不止吃饱穿暖等基本的生理需要照顾,他们发自内心的关爱通过眼神,拥抱等无时无刻不在传递着信息: “你很重要!我很爱你!我永远在你身边! ”这些都是孩子对自己和周围世界最初的意识,是安全感的基础。

 

       我在高中曾接触过一位11年 级的女生,成绩优异但异常孤僻。和她交流后发现她总觉得同学们都在背后说她坏话,甚至猜疑人家计划攻击她。她的母亲坦白地告诉我,这个孩子是家里老二,上 面还有一个姐姐。她在国内出生时,重男轻女的父亲一看又是女孩扭头就走,连饭都不给妻子送,害得她和着泪水在医院病友的帮助下才度过。对婚姻的失望,再加 上孩子天生五官很像父亲,让母亲虽然在生理上照顾无法掩饰心里的厌恶。弟弟出生后全家到美国团聚,但父母对女儿的态度和对弟弟仍然有天壤之别。母亲也看到她对自己及整个世界的不信任,但到高中时已经根深蒂固。11年级后症状加剧,虽然之后她出现精神分裂的先兆有基因影响,但婴儿期的经历确实很让人感到遗憾。

 

幼儿期1.53岁)是自主感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期。这期间孩子掌握了大量的基本技能,如走、说话等,生活中逐步开始独立。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他们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出现第一个反抗期。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训练他们按时吃饭,大小便等;另一方面儿童开始了自主感,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会反复应用“我”、“不”来反抗外界控制。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反之,若过分严厉,保护或惩罚不当,儿童就会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会 伤害自主感。因此,把握住“度”,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 意志品质。Dr. E. H. Erikson把意志定义为:“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

 

         幼儿期的孩子好奇心强,精力充沛。因为掌管自控和计划的大脑前庭部位3岁后才开始明显发展,所以这一阶段孩子的行为受自身语言,肢体及自控能力的局限,很容易出意外。如果太过保护,会抑制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不利自主性的发展。曾有位三岁的孩子到我家来玩,规规矩矩地坐在桌边,看到满地的玩具也不主动去挑,要成人拿到他眼前才会玩儿。妈妈解 释说,孩子从满岁就每天送到保姆家。保姆怕他磕到碰到或误拿危险的物品,常常告诫:“不许碰这个;不许拿那个”。久而久之,孩子慢慢变得越来越被动。安全 是安全,但这种“我不能”的概念和行事方式如果带到学习和将来的工作中,很值得担忧。不如把危险的物品锁起来,给孩子创造安全的探索空间和机会。

 

         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喜欢说“不”,给家长的印象是总“不听话”“喜欢唱反调”。其实在发展心理学上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因为这证明他们终于发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意见。他们需要父母的引导去发现自己能或不能做,对或错的事情。在父母把握方向的情况下,尽量给孩子选择的机会,会帮他们加强自我意识。比如今天天冷,请问你要穿这件红色还是那件桔色的羽绒服呢?或者XX到家里来玩儿,请问你要把哪些玩具拿出来和他共享呢?因为语言发展有限,幼儿会有动手打人或枪玩具的现象,请一定制止问题行为的同时让他们重复正确的表达方式,避免使用“坏孩子”等定义。

 

学前期35岁)是主动对内疚的冲突期。这一时期如果孩子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他们就会形成主动性,为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他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生活的主动性。当孩子的主动感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的品质。Dr. E. H. Erikson把目的定义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


      学前期的孩子想象力丰富,容易把虚幻的世界和现实混淆,更相信“圣诞老人”“牙仙女(tooth fairy)”“想象中的朋友(imaginary friends)”等。语言和运动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让他们更能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但按成人的标准他们的言行和作品有时会不被理解或很容易被认为“可笑”。所以这一阶段父母的鼓励和理解是孩子积极自我概念的基石。另外,这两年多一定要让孩子多锻炼自理能力。虽然他们自己吃饭,穿衣脱衣等比成人替他们做要花更多的时间,但逐渐的进步和每做完一件事后的成就感会让孩子为自己感到骄傲,更相信自己。

 

       这一阶段还要建立简单并一致的行为规范,才能加强孩子的安全感。曾有一位妈妈打电话来,说自己四岁的孩子要被爸爸毁了。 爸爸自己做股票,对孩子的态度完全取决于当天工作的顺利程度,而不是基于孩子的表现。今天赚了,可能孩子哭闹爸爸也笑脸相迎;明天亏了,哪怕孩子小心翼翼 爸爸还是会找碴儿训斥。搞得孩子每天看爸爸的脸色行事,不知道自己究竟该做什么。这样不一致的教育方式很不利于孩子健康自我概念的发展。

 

学龄期612岁)是勤奋对自卑的冲突期。一阶段的孩子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就会获得勤奋感, 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当儿童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他们就会获得有“能力”的品质。


      学龄儿童随着认能力的发展,开始把自己和同伴做比较,所以自尊下降是正常的。这一阶段不管是正式的学校学习,还是课外学习机会,都要注意到孩子的喜好和能力,提供他们闪光的机会。去年为一家心理测评公司做能力试测时曾接触过一位二年级的女生,听力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超强,手眼互动能力普通。给家长反馈她的表现时,妈妈感慨到,结果和她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很相似。她的女儿在蒙特梭利私校从学前班到一年级学了三年,今年刚转到公立小学。蒙特梭利教育很注重动手能力,这一关过不了就不能进入下一课。女儿常常是全班最后一个过关的,学习慢慢成为一种折磨,直到今年转入公立学校,她的语言能力得到老师大力表扬,自信心才开始增强。因为哥哥天生动手能力强,在蒙特梭利私校如鱼得水,所以妈妈花了三年时间才下决心女儿转入公校,说很后悔没有早些看到教育侧重点和孩子能力的相符性对她自我概念的影响。

 

      工作十几年,我接触过不少各方面都优秀的学生,但还没有碰到任何一无是处的孩子。只要多观察,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只要家长和老师愿意,他们都可以给孩子机会,发挥自己的长处,从积极的一面看待自己。曾有一位六年级转学来生,精力过于充沛,在班上坐不住,常站起来做些街舞动作引同学发笑,影响到老师讲课。在大多老师很头疼他的时候,历史老师独具慧眼,看到他舞蹈的天份,不但建议校长在每周五午饭后提供音响,给他留出表演的时间,还支持他成立街舞俱乐部,教给其它感兴趣的同学。这种信任让他不但有机会发挥了自己的优点,还改变了“自己是坏学生,破罐子破摔”的概念,在课堂上更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提高了学习效率。

 

       虽然积极的反馈一般来说对孩子的影响是正面的,但太过也会适得其反。2000年刚开始在F校区工作加州教育经费还没有被削减,所以资优班(天才班)的能力测评是由我们学校心理学家来一对一提供的。(现在已经改成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测试。)当时有个九岁的华裔男生给我印象很深,因为他每回答一道题就问我:“对了吧。我聪明吗?”一旦遇到回答不出的难题就马上灰头土脸,瘫在椅子里。虽然他的智力并不差,但他看似积极的自我概念实际上不堪一击,如果不注意加强,会对以后的学习工作留下隐患。

 

      父母给孩子反馈时,请尽量具体化,多看到过程,少重视结果,就事论事,少做概括性,扩大化的结论。比如成绩好,请帮孩子注意到自己上课认真听讲,作业按时 完成,并常问问题等好的学习习惯,而不只是“因为你聪明”。同样,孩子数学不好,也不要斩钉截铁地定性:“女孩子数学就是差!”或“你就是记性不好!

 

      斯坦福大学心理系曾做过一个关于不同的反馈对孩子做事动力的影响。智力相似的同龄孩子随机分成两组,第一天都做为自己年龄阶段设计的拼图游戏,做完后给第一组孩子的反馈是:“你真聪明!”给第二组的反馈是:“你真努力!” 然后给所有孩子非常难的给成人设计的拼图游戏,可以清楚地看到两组孩子面对困难的不同态度:被夸过“聪明”的一组很快放弃了,因为既然做出来就是“聪 明”,那失败就是“不聪明”,如果不想“不聪明”就放弃尝试。第二组的孩子花在拼图上面的时间是第一组的几倍,因为他们前一天得到的信息是“做出来是因为 自己努力”,那做不出来就是因为努力不够,所以更能坚持去努力尝试。在这一阶段帮孩子看到自己努力的结果,把面对困难认真尽力去做好的态度内化为自我的一 部分是很关键的。

 

青春期(1218岁)则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期。这期间青少年虽然自控的生理发展(大脑前庭部位)已经基本完成,但因为经验不足,很多行为还是带本能冲动。另外,青少年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寻找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特别是当父母的期望和要求与孩子自己的理想,爱好及同伴的压力不一致时。所以父母的尊重和信任对青少年健康自我概念的巩固至关重要。

 

      我好友的儿子自小酷爱国际象棋,除了平时花很多时间研究外,每个周末都要去参加一到两整天的比赛,直到高中二年级底,因此占用了精力,成绩虽然不错但低于他的能力。孩子下象棋十年,意识到自己这样的努力依然没有突破“国家级大师”的等级分,从十一年级起放弃比赛,把自己的热爱转移到用它来回馈社会,创办了“国象慈善”(Chess for Charity)组织,拿到比赛指挥资格(TD, Tournament Director),把组织比赛的盈利去捐助各种天灾的受害地区,同时锻炼了自己的组织领导能力。他还为加州国象协会杂志做副编辑,撰写赛事采访记录,不亦乐乎。因为不用备赛及参赛,他也可以更专心地学习,高中最后两年成绩扶摇直上,顺利被布朗大学录取。高中前两年他的父母尽管内心里担忧国象上大量的时间精力付出不会对大学的申请有任何回报,但他们还是顶着社区文化的巨大压力(湾区很多亚裔对孩子的要求都是除学业成绩全A外还要有体育竞技/才艺等奖项),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尊重,让他循着自己的爱好找到自我,发展了健康的自我概念。正如Dr. E. H. Erikson所言,“这种统一性的感觉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如果这种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将为一个人的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随着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诚”(Loyalty)的品质,是“不顾价值系统的必然矛盾,而坚持自己确认的同一性的能力。”

 

      与此相反,我接触到不少孩子屈从于父母的期望,选择了自己并不热爱的专业道路。三年前毕业的一位男生,热爱音乐,不但弹钢 琴有极高的天赋还自己作曲,梦想成为专业钢琴家。但他的父母坚持认为音乐只是一种高雅的爱好,不能做正当职业,强压他选择了医学院去读眼科。没有自己发自 内心的热爱,孩子怎么能在事业上孜孜不倦地做到最好呢?这种理想和现实的分裂会影响自我的同一,对精神健康也是后患无穷。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期间因为荷尔蒙的变化,情绪易波动,行为等各方面需要父母更多的耐心和引导。象海云探讨的“酗酒和吸毒”问题,看上去是受同伴压力左右,但根源还是那些孩子没有坚实的自我概念,用随波逐流去取得同伴的认同。我曾经负责的一个初中有不少孩子加入团伙(gang)。看看他们的背景,都是在家里与父母缺乏亲子交流,自己被尊敬和归属感的需要只有在团伙中去寻找Dr. E. H. Erikson把同一性危机(Identity Crisis)理论用于解释青少年犯罪等社会问题。他说:如果一个青少年感到他所处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获得自我同一的可 ,他就将以令人吃惊的力量抵抗社会环境。在人类社会的丛林中,没有同一性的感觉,就没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宁做一个坏人,也不愿做不伦不类的人。

 

                                  *                              *                            *


       如Dr. E. H. Erikson所言: 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很多人成年后还在回答“我是谁?”的问题。可以中途换职业,改事业,只为寻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孩子将来对“自 我”的问题会有自己的回答,我们能在养育的过程中做到的就是帮他们打下坚实的安全感,把对自己及他人的尊重内化为自我概念的一部分,让他们相信自己。这样 无论将来选择什么样的事业,路都会越走越宽!

          

Share the joy
  •  
  •  
  •  
  •  
  •  
  •  
  •  
  •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