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领导力(第三章)

第三章      走进孩子的文化圈

我们必须使用现时的文化语言讲述永久不变的道理。

—-雷吉 . 乔伊纳

《旧金山观察家报》专栏作家大卫 . 萨拉桑提醒道:“对于今天的孩子们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家长们怎样看待他们”。诚然,有时我像某些大人一样,能够迅速指出自己孩子的一些毛病。事实上,我很容易地把孩子们套进消极的模式之中:如缺乏责任感、不知感恩、自私自利等。我们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有时是因为这些孩子成长的世界与我们的截然不同,他们生长在一个我们无法完全了解的世界。而对这一代人的正面评价也通常隐藏在疑云之后—–人们还是易于对不明就里的事物持否定态度。

我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那时家长们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就是“代沟”。他们抱怨和孩子之间存在的隔阂。两代人努力的试图互相沟通,却常常不得不放弃,原因之一在于那时的年轻一代与老一代似乎处于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之中。

今天,你我都体会到了我们的父母当初的感受。豪和斯特劳斯写道:“如今的年轻一代不曾经历过冷战或是民权运动,也不曾经历过越战的漫长岁月和‘水门事件’,他们不知道鲍比或者马丁,不知道总统曾比体育明星挣钱多,也不知道人们曾为购买汽油和领取失业救济金排起长队,更不知道以著名人物命名的体育馆”。每当大人们提起这些事情,他们总是一脸茫然。

代沟和为人父母者的忧虑

据我所知,代沟的出现有两大原因。首先,大人们已经失去了他们儿时的回忆。时间流逝,我们已经淡忘了一个6岁儿童说话的方式。一位父亲和他年幼的儿子马修在车里进行了一段对话。当时马修在后座上吃苹果,突然,他问道:“爸,为什么我咬过的苹果颜色变暗了?”

父亲解释道:“这是因为你把苹果皮吃掉以后,果肉接触到空气发生了氧化,从而改变了分子结构,结果导致苹果颜色发生改变。”

马修沉默了许久之后,轻轻的问道:“爸,你是在和我说话吗?”

代沟出现的第二大原则是,虽然我们仍保有自己儿时的回忆,却一味固守那种过时的文化模式。许多大人忽略了时间的流逝,总是用自己年轻时的标准衡量如今少男少女们的生活。不幸的是,我们当初生活的时代早已一去不返。今天的16岁的少年与20年前的16岁的少年已经截然不同。

举例来说,今天的孩子们成长得越来越快,周围的世界也以惊人的速度变化着。儿科医生发现七八岁的女孩就已经出现隆起的乳房和阴毛—-有时这些特征甚至出现在年仅5岁的女孩身上。月经初潮的年纪从19岁跌至13岁,这早已被记录在案—-而如今美国的平均年龄则是12.8岁。尽管有人强调较早出现这些女性特征并不一定是不健康的表现,但是随着女孩子长大,家长们也开始忧心忡忡。不但如此,如今的男孩子们接触性和其他成人事物的年纪也提前了六七年。我的儿子和女儿在小学和初中所讨论的话题竟然是我过去直到高中才敢涉及的!或许今天孩子们的身体已经更早的为性做好了准备,但他们的思想却没有。生理上的成熟并不等同于心理上的成熟。

千禧代的“独奏曲”

2000年5月8日的《新闻周刊》发表了一篇对十几岁孩子的封面特写,题目是《一个只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文章中,沙仑 . 贝格利写了这样一段话:“千禧代的特征正在不断浮现。他们所处的时代,文化会不断变化以迁就他们的需要—–洗手间的换尿布桌、家庭轿车上的‘宝宝在车上’标志等等。然而,比起过去的几代人,千禧少年的生活更加不为大人们所干涉。”

在1998年出版的《一个分离的部落》一书中,帕特里夏 . 郝什指出,千禧代的孩子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的孩子拥有更多的私人时间。他们要么和朋友们呆在一起,要么呆在一个私人的世界里与网络游戏为伍,少受大人干涉。通常,他们在网上购物、找工作、做作业、做调查、发邮件、和朋友聊天。他们平均每周有38个小时在电脑或电视机前度过。据去年的艾尔弗雷德 . 皮 . 斯隆青少年与社会发展报告统计,除睡眠时间之外,十几岁的孩子们有9%的时间在校外和朋友们一起度过,20%的时间单独度过。也就是说他们近30%的时间是在大人们的视线外度过的。

虽然总统来说,千禧代对于改变世这个界乐观态度,仍有一些孩子憎恨父母留给他们的这个世界。他们自己消磨时间的同时却也暗暗盼望能多和父母在一起。

一次跨文化体验带给我的深思

我们正面对挑战。若想培养出孩子的领导才能,我们便必须进入到他们的世界。我们的目的不仅仅是去了解这代人,更要同他们以及他们所在的世界联系起来。沟通者的工作是主动和公众建立联系,反过来就行不通。若你希望能和自己的孩子沟通,就必须建立起一座桥梁并跨过这座桥。你的孩子从未经历过你的年纪,你却是从他们的年纪走过来的。

1987年,我去匈牙利的布达佩斯旅行。在到达的当天,我遇到了一个名叫亚当的匈牙利士兵。他是个悲观主义者,对身边的一切和自己的未来都持否定态度。他成了我的一个挑战。我决定用心发展这段关系直到他可以信任我,也可以让他对生活更有信心一些。我们每天见面,一起游览布达佩斯的城堡,品尝当地小吃,分享彼此的文化传统。我走出自己的舒适带,试着接受他的价值观,倾听并体验他的生活。这段友谊为我们双方都有很大影响。在回国的飞机上,我开始思索为何我与亚当之间的友谊付出那么多的努力。结论很明显:因为我们处在一段跨文化的关系之中。我们之间的友谊之所以需要如此多的努力正是因为其中夹杂着两种不同的文化。

这也和与另一代人建立联系会相当困难的情况相类似。家长与孩子来自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本身也是一种夸文化关系,要比与同龄人的关系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2000年5月,未来学家莱昂纳多 . 斯韦特提出若你已过三十,那你便是当前文化的“外来移民”。若你未满三十,则还算得上是“土著居民”。步入中年的人们会发觉自己像是停留在爱利斯岛上的外来移民,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媒体、电影、科技、千禧代的思维方式,都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首先,我们要诚实。承认这代人的文化对我们来说是一片不同的、遥远的、陌生的领域。在与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家长眼中,这种文化令人不安又迷惑。同时也要承认这种文化让人心生畏惧,它有时会使我们怯于建立联系,有时又显得危险万分。现在的家长们比孩子们本身更加担心他们可能受到的伤害—-特别是来自毒品、暴力和性传染疾病。不幸的是,我们的孩子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而我们,也因此要融入这样一个时代。其次,我们必须融入文化之中。在和家长与老师的交流中,我注意到人们看待文化主要有三种观点。你也可以看看自己是属于哪一种。

看待文化的三种观点

隔离文化

这种观点认为文化是丑恶的,人们应当尽量远离文化。当前的社会也的确有太多丑恶的事情发生。持这一观点的家长敌视文化,且毫不掩饰自己的厌恶情绪。他们尽全力远离主流社会,以为这样孩子们就不会被污染。他们的孩子变得如同隐士一般,躲藏在边缘文化的屋檐之下,期待着罪恶社会最终过去或拯救者的到来。一些极端的隔离主义者会持有极右翼的宗教军事主义观点,他们储存武器和食物,不相信政府或任何身居要位的人。他们总是一味抵制。可是,若我们一味远离文化,又如何能够改变文化呢?毕竟我们不可能改善自己不接触的东西。

浸入文化

与隔离文化的观点相反,这一观点认为文化就是全部,人们必须完全进入到文化之中。这种观点带有宿命论的味道,持这一观点的人们成为社会双刃剑受害者。他们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改变任何事情,因此便就此妥协,顺其自然。他们吸收传媒、音乐和电影所提供的一切,同时也被这一切所吸收。这种观点对所有事物不加区别地完全接受,使得孩子们也像变色龙一样,根据自己所处的不同环境随时变换颜色。他们随波逐流,生活中没有目标。可是,若我们只是随波逐流,又怎么能够改变这个社会中错误的事情呢?在所经历的路途中需要我们表明立场。

解读文化

这是三种观点中最为健康的一种。解读的意思是文化是有用的,而且应该将文件用于同年轻一代价值观与人生观的交流。有这种想法的人们,决心利用周围的环境来学习和成长,以便向下一代教授和传递有价值的人生功课。文化本身无好坏之分,只是文化把我们本应区别开的善恶混杂到了一起。我们没有一味否定——-我们承认自己正置身于异国文化之中。我们要像一个身在异乡的传道士一样下定决心学习和翻译他们的语言。一个好的传教士译者会做三件事:融入文化,探索文化(从文化中学习),最终运用当地文化诠释真理。一旦我们这样做了,我们的孩子也逐渐地能够自己解读文化。我们必须既要适应性强又不能失去原则。这种平衡很难保持,需要我们既要把握当今的文化,又要把握那些孩子们应当了解的恒久不变的价值观。

厄尔 . 帕默尔在《惊人的例外》一书中写到了位于旧金山的金门大桥。金门大桥直接伫立在安第斯山脉的断层带上,它之所以能伫立不倒是因为其长达一英里的悬浮力弹性极好,能够向左右摇摆20英尺之多。不仅如此,通过巧妙设计,大桥的每一部分—–包括混凝土桥面,钢架栏杆和十字衡量—-都毫无例外地靠着四通发达的缆线链接到两座高耸的巨塔和两块巨大的桥墩上。两座塔承担了大部分的重量,嵌在海下的岩石基座中。这样一来,整座桥就像是被一个巨大的锚固定在了水中。这就是秘密所在:弹性与基础。

融入孩子接触的文化圈

我决心融入到所在的文化当中。我不会刻意避开文化,也不会向文化屈服。我要利用它来学习并向我的孩子们教授价值观。近20年来,我一直在尝试这种生活方式,可是开始时并不容易。当时我住在一个小镇上,在当地一个小教会的青年团契里工作。我经常调解家长和孩子们之间的一些问题,比如纪律、宵禁、衣着方式和音乐等,其中音乐问题尤为严重。一个星期天晚上矛盾达到高潮。那晚我在家看一个叫做20/20的电视节目,当晚正是重金属乐队KISS的特别节目。还有人记得KISS吗?他们在20世纪70年代末与80年代初时红极一时。他们总是穿奇装异服,把脸涂成黑色和白色,他们唱的那些歌绝不会有益于孩子们的成长。

看着那部传记片,我忧心不已。乐队的成员们总是在吹嘘他们和多少女孩睡过觉,他们赚了多少钱,吸食了多少毒品。我知道教会里的家长和孩子们也在观看这个节目,我几乎可以预料到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于是我决定关上电视,出去走走以便冷静一下。途中,我向神祈祷:“上帝啊,求你指示我该怎么做”。我想到几个比较“安全”的做法来处理这个难题,包括给家长和孩子开一个专题报告会,声讨摇滚音乐的罪恶。突然,我觉得这些主意都不够好,我不断地感觉到自己应该更深入地融入文化。我有了个疯狂的想法并说服自己要去这么做,为什么不去和KISS谈谈?我心里想着,如果像我这样的一个普通人能有机会和他们谈谈乐队在孩子的心灵和未来生活上的影响,那会怎么样呢?

我发现KISS的演唱会将会在我们城里举行。我研究了这个乐队,为他们印了一些材料,并决定找到他们要入住的宾馆。最后我知道了他们住在CAMELOT INN的628房间。我在电梯旁等了几个小时,在午夜时,我终于乘电梯到六楼,看到他们的保镖站在门外。他可是个大个头。我颤抖着走到他身边,盯着他的护膝,说道:“先生,我叫提姆 . 爱摩,是镇里的一个年轻牧师。我不是歌迷也不是什么怪人,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我想和乐队的四位成员谈几分钟。”

他低头看了我一眼,咕哝着:“我的工作就是不让你这样的人进去。”

我回答:“我知道,先生,我也知道你干的很出色,瞧,我不过是你的半个大。”我顿了一下,又说:“但就算您不让我和他们说说话,那可不可以帮忙把我写的这些纸条交给他们呢?”我把材料递给了他。

他看了看,平静了下来。他看出我的忧虑,于是他说:“嗯,你想谈的事很严肃。”

“是啊。”我轻声的回答道。

“好吧,这事我可只告诉你,”他说,“每晚的演唱会之后,乐队都会去楼下的酒吧喝上几杯,你要是凌晨2点能过来的话,你想谈多久都行。”

我笑了笑,和他握手道谢,接着便下楼等了我此生最长的两个小时。但一切都是值得的。KISS乐队的四位成员,保镖和几个女孩终于走进了酒吧,我们进行了一次最激动人心的对话。乐队中有三个人已经看了我托保镖转交的纸条。我们一起聊了他们与神的关系,聊了当时的青少年,还聊了当时文化在精神上引起的混乱。他们似乎被谈话吸引了。他们没嗑药,没喝醉,也没浪费时间。最后,我们甚至一起祈祷,结束了在一起的时间。这一切都太不可思议了!

自那时起,我发现他们的生活有了一些令人鼓舞的变化。毫无疑问,他们现在也上年纪了,就像我一样。就在几年前,他们举行了一次纪念演唱会,我很高兴能看到他们在更富有积极意义的事情上运用自己的影响和金钱。然而,对我来说,更重要的则是我个人的收获。我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习到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燃起蜡烛,与其抱怨发怒,不如积极忙碌,与其消极退世,不如融入其中。

和千禧代建立联系

我们若培养千禧代的孩子,就必须和千禧代的生活建立联系。这是每一代父母都面对的挑战。我们怎样才能向在当前文化下成长的年轻人教导那些共通的恒久不变的道理呢?

去年,我与公益组织“家庭智慧”的创始人雷吉 . 乔伊纳进行了一次富有启发性的对话。他向我讲述了“相关”这个词的定义:

相关是用现时的文化语言讲述恒久不变的道理。

我认为要想培养孩子的领导力,就必须理解好这个定义。身为父母,我们必须坚持在我们看来必不可少的那些恒久不变的价值观,同时想办法把它们传授给生活千变万化的孩子们。问问自己:你希望孩子了解哪些重要生活原则?你如何将这些原则传授给他们?怎么做才能帮助他们真正获得这些原则?你的回答将迫使你和孩子的生活建立相关,并使用行之有效的工具达到目标。

我一生中两次出海,两次都在学习(可能会说我乐于挑战水)。在我第二次出海时,风特别大,我心想,幸亏和一位经验丰富、知道如何利用风势的水手在一起,否则我一定会放弃前行,等风停了再说。就在那时我发现了一个很好的类比。风大的时候,一个水手有三个选择:要么抓着绳子被风带到他不想去的地方;要么松开绳子漫无边际地漂流;要么学会调节风帆,借助风力带他到想去的地方。这三种选择也同样可以用来解释相关性。风就代表着我们变化万千的文化。一个水手要么利用风,要么为风所用。风可以是朋友也可以是敌人,都取决于我们如何利用它。好的水手不会畏惧风,反而会借助风。

 

保持联系的六种方式

1. 接触孩子的文化圈

学习孩子们的世界中的文化。从各个方面吸收文化:不仅仅用耳听,也看报纸和杂志来寻找这种文化的模式,和孩子谈话,学习他们的语言,观察他们所作所为、他们所崇敬的以及他们所去之处,你甚至可以看上一个小时MTV(我知道这么要求可能有点过分了!)。一旦学会如何调节风帆来借助风力,你一定会惊异自己到达目的的速度。

2. 持守区别现时文化中恒久不变的东西

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都容易沉浸在自己那一代人的文化之中。但正如一个身在异国的传教士,你要决定如何搭起一座桥来跨越两种文化的隔阂,要判断哪些是你该牺牲的,哪些不是。比如,像金门大桥那样,有弹性又有稳固的根基—-这个根基正是你应当传授给孩子的。举例来说,我和妻子就制定了六种核心的价值观作为我家的根基:

  • 诚实—-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坦诚地告诉我们任何事情。
  • 积极的态度—-我们相信无论处境如何,态度是一种选择。
  • 服务他人—-我们希望能尽力帮助周围有需要的人。
  • 责任感—-我们希望孩子能承担责任而非逃避。
  • 感恩之心—-我们希望孩子们对任何礼物(哪怕它微不足道,)都能心存感激。
  • 顺服—-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听从规定,哪怕他们不喜欢。

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我们的孩子学会并实践这些价值,这是他们领导力的根基。在教导他们的同时,我们也会同他们的生活保持相关。这不容易,但也并非不可能。在下一章节中,我们将讨论如何做到这一点。

3. 创建领导才能训练营

一旦你找到了一个救赎类比,就是寻找或自创一个“领导才能训练营”的时候了!在那里,你的孩子可以小试身手。在教导孩子时,我们必须通过实践解释真理,这会加速他们的学习。但是,我们如何运用这一原则?学校是教育他们区分现时文化产物和恒久不变道理的完美实验室。我的任务是试着向孩子解释他们同龄人之间发生的事,为他们真正进入成人世界做好准备。我希望他们成为他们这一代人中的“盐”和“光”。这就意味着他们要按自己接受的价值观行事为人。

4. 在孩子的世界里交流

一旦具备了救赎类比和领导力训练营两方面的条件,我们就必须和孩子们交流。我认为我们可以经常利用他们本身的言行来教导他们,尽量不给他们过多的信息,因为他们本身的信息量已经够大了。我希望他们能应用所学的,我也努力帮助他们学以致用。应用带来改变。我可不要让他们忘记和丢掉他们所学的。

例如,在每天睡觉前,我和孩子们经常会做一个自编的“了解今天”的小游戏。我们会谈论当天发生的任何不寻常的事,比如某个行为、老师的话等。我会问他们对这些事有什么问题或者不明白的地方,接着我们会一起找出最好的解释方式,并回答以下三个问题:如果当时是你,你会怎样去帮助这个人?你会怎样去解释这件事?你会怎样去改善这种情况?

5. 永远不自以为是,认为过去行得通的事今天也会行得通

我们的世界变化太快了,所以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方法教育孩子。因为他们不断地成长、变化,他们的世界也在不断的进步和变化。我必须富有创意,能用新点子来引导他们。我在和自己的孩子谈话时,可以感觉到他们关注什么以及注意力能持续多久。我的经验告诉我,他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差不多和年龄相等。我的女儿伯莎妮今年13岁—-她能保持约13分钟的注意力。所以一旦他们开始有走神的迹象,我就知道该换点新鲜的了。

6. 建立亲密关系而非控制

我们的目的不是要控制孩子的生活,而是要同他们的生活相连,这样我们就可以提供给他们发挥潜力的工具。需要注意的是,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足够亲密,他们和你坦诚地谈论自己想法时才会安全,他们对你给予他们的爱才会有安全感;他们眼中你了解他们有多深,在你和他们分享时他们才乐意足够敞开。

我鼓励你继续前行。你正成为一个即将脱颖而出的年轻领导者眼中的英雄。

反思与回应

  • 你的孩子认为你和他的世界相关吗?
  • 你将如何融入文化之中而不是被文化所侵吞?
  • 请说出你认为可以建立并保持相关的一步。
Share the joy
  •  
  •  
  •  
  •  
  •  
  •  
  •  
  •  
  •  

发表回复